温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7 温州市统计局

全年实施“百项千亿”工程项目(省市重点工程)111项,计划总投资1347.8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51.2亿元,增长60.7%。年内新开工重点工程项目45项,竣工项目14项,主要有: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56省道文成段改建、温州电信网络建设、联通移动通信工程、500KV瓯海变扩建、220KV电厂三期送出工程、泰顺仙居水电站、市行政管理中心、温州瑞田钢业公司技改、温州法贝陶瓷公司技改、苍南包装印刷产业化项目二期、平阳昆阳服饰产业化项目、乐清中学等。

年内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水力发电8.05万千瓦,输电线路144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23.3万千伏安,新改建公路77.5公里,高等院校校舍11.15万平方米,中小学学生席位13711个,医院病床108张,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9.2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7.14公里/26.95万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万吨/日,城市防洪堤3.64公里。

至2004年底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滨海园区31.8亿元,完成总投资15.7%;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工程15.91亿元,完成总投资19%;金丽温高速公路8.9亿元,完成总投资56.8%;温州半岛浅滩一期4.01亿元,完成总投资32.8%;温州电厂三期14.5亿元,完成总投资53.7%;110KV输变电7.2亿元,完成总投资82.2%。

六、交通、通信和电力

全年运输业增加值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年末公路总里程54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2公里,一级公路155公里,二、三级公路1220公里。公路已绿化2962公里,绿化率65.3%。全市通公路行政村4857个,通车率81.6%。年末机动车拥有量56.89万辆,比上年净增加4.6万辆,其中载客汽车16.73万辆,载货汽车5.6万辆,摩托车33.50万辆;私人汽车17.79万辆。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按包括出口退税的原口径计算为18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87亿元,增长21.4%。按调整后的新口径计算,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为143.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比上年下降5.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68亿元,增长8.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3.31亿元,完成预算的99.9%,比上年增长12.2%,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3.86亿元,增长20.0%;科技支出2.04亿元,增长16.8%;城市维护费支出3.29亿元,增长15.0%,社会保险、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得到了保障。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8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35.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8.76亿元,增长10.2%,其中居民储蓄余额1004.04亿元,增长9.1%;企业存款余额617.17亿元,增长13.1%。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34.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1.3亿元,增长16.9%,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50.45亿元,比上年增加69.95亿元,增长24.9%,其中个人购房贷款192.28亿元。短期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119.52亿元,增长26.9%;工业贷款263.81亿元,增长28.2%;乡镇企业贷款83.53亿元,增长17.1%;私营及个体贷款132.81亿元,增长106.5%。全年货币投放80.53亿元,下降4.1%。各类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42亿元,增长75.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各级财政科学事业费支出5381万元,比上年增长23.2%,科研三项经费投入15040万元,增长14.7%。全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18项,星火计划15项,重点新产品计划18项;列入省级星火计划14项,新产品试制计划295项。全年获省科技进步奖21项,市科技进步奖79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2家,市级97家,至年末分别拥有151家和210家。全年专利授权3224项,至年末累计18425项。一批科技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贴息贷款或创新基金资助,全年获资助经费1873.5万元。首次举办2004中国(温州)科技成果交流会,我市企业达成技术合作项目617项,3.37亿元,建立了制笔、皮革、眼镜3个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36家技术创新服务、行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网上技术市场提供研发经费10.12亿元。年末人事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86万人,比上年增加0.68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3.94万人,增加0.70万人。

年末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124.22万人,占总人口16.6%。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全年招生14271人。全国各类普通高校在温录取新生33232人,比上年增加1885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8.0%,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85.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全年新建校舍35.1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15.8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7.3万平方米。年末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1117.41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158.07万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1个,文化站24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3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1020场次,剧场、影剧院21个,电影放映35538场次,观众88149万人次。承办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温州分会场活动。公共图书馆藏书207.0万册(件),年总流通量165.2万人次,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108.12万户。

全市有卫生机构825家,其中医院71家,卫生院449家,个体开业诊所600个。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095人,其中医生11869人。全市医疗机构病床16309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21.9张、医生15.9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1837.09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3.01亿元,19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全市农村建有村卫生室2461个,社区服务站101个。

全市有公共体育场馆31个,业余体校9所,已建成公共健身点807个。奥运会上温籍运动员首次获得金牌1枚,创造了世界纪录,在其他国际比赛中获得3项冠军,在亚洲比赛中获得7项冠军,在全国比赛中获得14项冠军。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向省体训大队和省体校输送运动员32名。

十、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加大了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

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积112.7万平方米,累计105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59.77万平方米,累计805.7万平方米。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74条,年载客量24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年末供水管道1544.44公里,自来水日生产能力95万立方米,年供水量21094万吨;排水管道1246.73公里,液化石油气用户38.8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