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无锡市统计局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6.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进口总额30.67亿美元,增长17.2%;出口总额36亿美元,增长7%。新增各类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20家,有出口实绩的各类企业达到1046家。生产企业出口额达7.32亿美元,增长20.9%。传统纺织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增幅高于全市10.8个百分点。贸易国别、地区增加20个,达到170个;对亚洲出口增长0.9%,对欧洲出口增长12.8%,对拉丁美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出口分别增长37.9%、14.1%、21.1%和9.1%。

吸引外资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全市新签协议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12项,比上年增加153项,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24项,增长63.2%。吸收外资合同金额30.04亿美元,增长70.3%;外资实际到位13.57亿美元,增长25.4%。

劳务合作

外经合作不断拓展,经营业务稳步上升。全年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114项,合同金额11092万美元,增长15.8%;实际完成营业额10882万美元,增长20.7%;派出劳务人员1553人次,增长8.5%。有3家企业经外经贸部批准获得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年末获权企业18家。

开发区建设

外向程度进一步扩大,主阵地地位继续提升。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批租土地面积7.87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45亿元,增长51.6%。年内新增进区外资项目232个,总投资25.4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9%和56.9%;协议利用外资23.23亿美元,增长59.6%;实际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增长28.2%。完成出口总额16.78亿美元,进口1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1.7%。

私营个体经济

私个经济发展迅猛,经济份额明显上升。全市私营个体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强劲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私营个体企业13.91万户,从业人员54.26万人,注册资金269.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6%、18.1%和40.4%。私营个体企业新创造价值248.7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59.4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78亿元,上缴税金26.62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8.3%、25.9%、35.8%和18.9%,分别比上年提高3.6、4.8、2.5和3.7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个人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69.12亿元,增长17.7%;各项贷款余额809.28亿元,增长13.6%。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484.43亿元,比年初增加69.5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4.46亿元,比年初增加90.52亿元。贷款中,短期贷款602.63亿元,增长9.4%;中长期贷款140.54亿元,增长40.4%,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62.03亿元,增长93.7%。全年银行现金收入3026.18亿元,增长16.8%;现金支出3029.77亿元,增长17.1%;全年现金净投放3.58亿元。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全年保费收入2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人寿保险收入20.29亿元,增长43.7%。赔付总额5.82亿元,增长14.3%。其中人寿保险赔付2.36亿元,下降4.5%。

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营业网点继续增加。年内成立了无锡市证券公司江阴营业部、南方证券公司无锡营业部和国通证券公司无锡营业部,年末全市证券营业部达到19个。企业资本运作取得新进展,全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25家,已经申报或进入预审的企业3家。

房地产业

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个人购房异常活跃。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商品房施工面积为520.9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247.8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14.0%和4.7%。商品房销售面积201.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182.55平方米;个人购房比重迅速提高,达到89.2%。房屋二级市场置换交易比较活跃,市区私房交易办证3.66万户,面积273.79万平方米,成交额40.28亿元。

旅游业

旅游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海外游客39.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7%;接待国内旅游者11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旅游总收入达111.5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18亿美元。全市拥有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的景区24个,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年末全市星级宾馆已达69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11家。

市场物价

价格水平保持稳定,物价指数基本持平。2001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微升0.2%。在居民消费价格所统计的八大类中,价格水平上升的有3类,分别是居住类(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3%);下降的有5类,分别是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7%)、衣着类(下降1.1%)、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5%)、食品类(下降0.1%)。另外,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3.4%。

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科技投入增加,创新能力增强。全年科技活动经费继续增加,高新技术投入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25%,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在重点建设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占60%;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科技力量增强,科研成绩显著。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51万人,比上年增加2.08万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16万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6.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71人和3728人。全市共有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5家。全年列入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92项,其中国家级42项;省级以上星火计划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10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8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4项;列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14项,占全省的26%。科技进步对农业、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56.19%和46.47%。全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6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无锡市腾飞奖13项。全年专利申请数为1085件,授权数为766件,全市累计专利申请数达7256件,授权数达5697件。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年末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118所,在校学生74.78万人,增加2.01万人。其中,普通高校3.48万人,比上年增加1.24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54万人,比上年减少0.20万人;技工学校1.35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职业中学1.12万人,比上年减少0.10万人;普通中学27.87万人,比上年增加3.01万人;小学37.11万人,比上年减少2.03万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生升学率为93.7%,高考录取率84.4%。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0.25万人;成人中专在校学生0.35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0.30万人和0.20万人。全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有58个乡镇成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通过了省组织的创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达标县(市)的调研评估。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正式合并组建江南大学;全市改、扩建校舍27.8万平方米,撤并小学152所、初中4所。教育投入继续增加,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1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