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的电话实装用户已达29.64万户,年内新增6.52万户,增28.2%,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7.33万户,同比增1.8%。公用电话3708部,比上年增27.6%。

六、社会事业

科技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组织组织各类科技计划的申报立项,推动科技产业化进程和科普事业发展。工业科技方面:申报国家科技创新项目17项,其中立项5项,获得资助经费330万元;申报市级科技创新项目18项,其中立项3项,获得资助经费55万元;列入区级创新资金11项,提供资助经费153万元;列入市级新产品8项,其中2项获得资助资金10万元;列入市级火炬计划7项,其中3项获得资助资金28万元;列入区级科技企业发展专项计划1项,获得资助资金39万元;认定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项,其中1项获得资助资金50万元。农医科技方面:申报市级农医科技攻关项目6项,其中列入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得资助资金50万元,列入一般攻关项目3项,获得资助资金21万元;建立1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获得资助资金20万元;申报西部地区科技合作项目4项,其中2获得资助经费13万元;列入市“中药饮片标准化”研究项目3项,获得资助经费40万元;落实区级科技发展基金项目53项,提供资助经费72.5万元。知识产权方面: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为568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8项,交易额为553万元。科普事业方面:“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创建科普教育工程20个,其中科普示范村(居委)6个,科普教育示范基地6个,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6所,地震科普教育特色学校1所和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学校1所。

科技企业发展较快。至年末,被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9户,其中年内新增11户;认定区级高新技术企业42户。完成2003年度市区两级70户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验收复审;完成514家民营科技企业的年检,比上年增44.6%;年内新增民营科技企业545家,至年末全区累计登记民营科技企业2500多家。

教育

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至年末,现有各类学校114所,其中新建高水平的寄宿制高中1所、区县重点中学1所、高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独立初级中学10所、独立完全小学16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23所(其中民办3所、2所附设幼儿点)、成人教育2所、中专1所、成人技术学校7所、校外教育机构3所、其它教育机构2所、职业培训机构25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全区在校学生人数68895人,其中小学生24960人、中学生19919人、在校高中生9472人、中专学生2303人、特殊教育学生126人、入园幼儿数12115名。另外托儿所831名,成人职工培训学生数42170人次。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投资约2.8亿元建成的具有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新奉贤中学于2004年9月正式启用。投资3500多万元对阳光等4所幼儿园的建设学前教育设施也于年内正式开学。同时对区内43所中小学校的教学设施也进行了改善。

有序调整学校布局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今年全区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为3205人,本科院校的上线率为78.4%,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今年我区参加中考人数有5661人,高中阶段各类学校的实际录取人数为5623人,中招录取率达99.33%。今年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分流率28%,普职比为6:4。采取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年内创建2所民办幼儿园。全区3-6岁入园率达98.6%。

积极发展多元化办学,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至年末,全区民工学校34所,民工子女中小学生数有29497人,其中在民工学校上学的有20341人,其余的9156人在区公办学校上学。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机构有41所,全年培训学员达42170人次。另外,高校校址在我区区域内的有7所,拥有大学生27700人。

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年内招聘教师338名,其中新教师280名,外省市在职优秀教师37名,外区县教师21人。至年末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员工7202人,其中专任教师4529人。

文化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年内参与国家级、市级大型文艺演出30项,承办大型区级文化活动65项,全区共开展各种文化活动468场、参与人次169万。成功举办了为期十天的首届文化艺术节,共11个活动项目。全年放映各类电影2266场次,票房收入134万元,观众达45.61万人次。下村放映电影1083场、公益场18场。引进各类演出团体50多家,观众达26.9万人。新华书店奉贤店各类书籍全年销售3413万元,比上年增5.8%。至年末,区图书馆藏书总量达29.3万册,总接待32.92万人次,图书总流通册次68.48万册,办理新证4221张。全区现有9个区、镇文化广播中心;公共图书馆20家,其中区级1家;电影放映单位19家,其中区级影剧院1家;区广播电视台、区文化馆、区博物馆、区怡乐总汇各1家;各类群众性文化艺术中心(团体)共12家。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723家,其中娱乐场所114家、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网吧)35家、印刷企业256家、书报刊经营单位148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47家、专业演出场所18家、书场5家。

广播电视节目信息量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年内区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有4条电视新闻被中央电视台录用、142条电视新闻被上海电视台录用。并向上海经济广播协作网发稿40多条,郊区各台发稿48条;有18部电视专题片在美国斯科拉有线电视网和上海电视台播出。年内对各类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了改版,特别对《奉视新闻》的重点栏目《社会扫描》改版成《新闻关注》,并适时推出了10多个新专题栏目。目前区广播电台共开办广播节目1套,拥有20多个栏目,全天播音14.5小时,开办电视节目2套,设置栏目11个,每天播出约10小时。

《奉贤报》年发行量为3.5万份。

卫生

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公共卫生和健康城区建设,促进卫生事业的加快发展。至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所,其中区级医疗卫生机构7所、一级医疗机构19所、农场职工医院2所、戒毒机构1所、企事业内部医疗机构12所。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022人,其中执业医师1047人、执业助理医师300人,注册护士1044人。实有病床3987张。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年内我区的3家医院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2家在年内完工,并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至年末全区共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34家。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4年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项目经费共324万元,以进一步增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日常卫生事件处理技术能力和综合水平。为完善预防保健体系,有效整合保健资源,将原分散在各镇2~3个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功能合并,每个镇设置一个防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