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5年是金山高质量完成“十五”计划及第一轮“三年翻一番”各项任务的最后一年,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区主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团结鼓劲,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区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大产业运行良好,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一、国民经济

经济总量:2005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201.3亿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2%,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亿元,可比下降8.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可比增长39.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66.3%,比上年上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可比增长21.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0.0%,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完成工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64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7%。

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达57.32亿元,比上年增长42.1%,高于生产总值现价增幅8.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29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出财政总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05年,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11.6亿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种植业5.9亿元,同比下降0.4%;林业0.5亿元,同比增长13.2%;牧业2.8亿元,同比下降14.1%;渔业2.4亿元,同比下降5.2%。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现行价)23.3亿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种植业13.2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1.1亿元,同比增长8.6%;牧业5.9亿元,同比下降12.5%;渔业3.0亿元,同比增长3%。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稳步推进。区级千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000亩优质常规稻繁育基地及9万亩高标准设施粮田建设基本建成。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0家。全区农业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例由17%提高到30%。启动5000头奶牛养殖基地、特种水产工厂化育苗与科技孵化基地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开发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亿元,基本形成了82公里的园区道路网架。现代化育苗厂、灵芝种植、冬桃生产研发加工基地等12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第二产业

2005年,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3.4亿元,可比增长39.6%。其中工业增加值122.2亿元,可比增长42.2%;建筑业增加值11.2亿元,可比增长15.8%。

工业:2005年,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区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8.9%;镇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全区累计预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实现工业利润总额23亿元,同比增长30%。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工业规模企业657户,完成现行价工业总产值348.1亿元,同比增长31.4%。产值超亿元企业84户,比上年增加19户。完成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7.2%;全年外贸出口拨交额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出口创汇1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2%。

完善了各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建立了工业投资项目预评估制度和重大项目快速启动协调机制,完善了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年完成内资立项项目117个,投资总额82.5亿元,到位资金93.1亿元;新批外资项目51个,投资总额4.8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03亿美元。

建筑业:2005年,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2亿元,可比增长15.8%;建筑业产值54.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建筑房屋施工面积39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3%;房屋竣工面积9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9%。

2005年,全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0.4亿元,可比增长21.0%,占全区增加值比重为30%,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国内贸易:2005年,新建各类超市、专业市场、专卖店、便利店40个。商业业态不断调整、购物环境继续优化、假日消费持续升温。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吃的消费品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穿的消费品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用的消费品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9%;烧的消费品3.5亿元,与去年持平。集市贸易成交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59.8%。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房销售也呈上升趋势,一批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已初具规模,2005年商品房销售额达189902万元,比上年增长9.9%。

成功举办了2005年旅游节,枫泾古镇游、城市沙滩游、绿色金山游等特色旅游项目逐步推出并初见成效。现代物流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筹建工作有序推进。与上海化学工业区共同规划建设的化工区物流服务基地和5平方公里综合配套基地顺利推进,已有5个大型物流企业签约落户。

金融业:全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2005年末,全区银行、信用社、邮政存款余额2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2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居民储蓄余额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邮电通信业:2005年,邮电通信业又上新台阶,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27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8%,邮政业务收入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2%,邮政电信业务总收入达283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为1472万次;国际长途电话17.4万次;港澳长途电话10.6万次。

邮电综合通讯基础设施再上台阶,信息宽带网络覆盖全区。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建设。2005年末,宽带上网用户达到4.82万户,比上年增长20.8%,完成交换机总容量22.7万门。年末,全区城乡电话用户20.3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小灵通用户8.2万户,同比增长20.6%。

二、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了化工自主知识产权工程,筹建了上海市精细化工专业孵化器,创立了上海市化工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制定了品牌推进战略,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科技扶持和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年投入技改资金6.8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7个,上海市火炬计划项目9个、重点新产品项目5个。全区已有品牌专利企业19家、市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专利试点企业7家。2005年全区专利申请72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