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前言

2002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出现的新情况,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汽车城建设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圆满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21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长幅度连续第12年保持两位数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作用显现,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43.7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15.4%。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31.8%。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区财政收入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3%。

固定资产投资

汽车城建设全面启动,促进新一轮投资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9亿元,比上年增长93.1%,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45.1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7%;更新改造投资10.3亿元,比重为12.7%;房地产开发投资25.5亿元,比重为31.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第二产业投资39.5亿元,比上年增长50.2%;第三产业投资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非国有经济投资5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5%,其中:私营、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2.0%上升到23.7%。

农业

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完成农业总产值(不变价)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0亿元,下降4.6%;畜牧业总产值4.0亿元,下降8.3%;渔业总产值1.1亿元,增长63.0%。加快调整以减粮、扩林、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的农业种植结构。全年调减2086公顷水稻种植面积,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调整为30∶70,寒优湘晴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区水稻总面积的80%,全年粮食总产量79380吨,比上年减少22.9%。畜牧水产品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草食动物、淡水产品养殖,减少生猪、禽蛋生产,全年水产品产量7491吨,比上年增长3.5%。林业建设突飞猛进,全年退耕造林1373.3公顷,超过年计划14.4%。农业产业化工作深入开展,禽肉类加工、万亩葡萄产业化基地建设等项目取得新进展。

工业

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一强三优”产业,实现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工业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幅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733.2亿元,比上年净增96.5亿元,增15.2%,继续在市郊区县中保持领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2.6亿元,比上年增9.7%。工业生产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5%,与上年持平。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6.0,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三级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实现税金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非公经济企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2.3亿元,同比净增84.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5.6%提高到68.5%,其新增产值贡献率达87.9%。其中:“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8.7亿元,比上年增16.9%;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6亿元,比上年增28.1%。

以汽车及零配件、电子电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一强三优”产业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高出全区工业平均增幅7.2个百分点,占全区三级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3%,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积极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就位工作,调整企业资质结构,为全区建筑业市场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全区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施工面积409.1万平方米,增长20.1%;竣工面积197.0万平方米,增长8.1%。

邮电通信业

邮电通信业加快发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邮政服务门类增多,投递速度提高。全年发送信函1917.7万件,比上年增长9.4%,其中出口函件504.1万件,增长2.0%。电信业务快速增长。年末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20皮长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0皮长公里。全年新增电话交换机17589门,总容量达到302213门。年末电话用户252506户,其中住宅电话186949户,比上年增加7894户。全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至年末,实现全区宽带光纤全覆盖,年内新增宽带用户8303户。

商业

商业企业以展示商业新形象为动力,加快布局和业态调整。全年批发零售商业增加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业态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至年末,本区连锁网点已逾百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80家,便利店36家。全区各镇、街道加大力度完善商业设施,提高商业品位,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商业购销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商品销售总额179.9亿元,增长12.4%,其中批发销售102.2亿元,增长11.1%。专业市场成交额跃上新台阶,在二手车、米市场等六大专业市场向上海市最大专业市场目标迈进的同时,年内又有上海东方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江桥二手设备市场等6家上规模的市场建成开业,至年末,全区拥有专业交易市场18个,全年成交额1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全年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