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在多次降息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第三产业的比重11.6%,年末在地区银行存款余额3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贷款余额253.72亿元,增长13.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6.52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呈多元化发展,招商银行、股份制银行等纷纷落户宝山,止年底,在宝山的银行达10家。保险事业也稳步发展。全年保险费收入2.62亿元,保险赔款0.9亿元。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制: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从宝山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技术进步。1999年,全区应改制企业2664户,已改制企业1319户,占49.5%,其中:乡镇、村级企业1078户,占已改制企业的81.7%,区属企业241户,占18.3%。已改制企业中,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455户,占34.5%,共置换国有集体资产1.1亿元,实行经营方式改革的企业573户。

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止年底,全区已有2703个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投保人数7.65万人,投保率92%,农村合作医疗投保人数16.54万人,投保率84.26%。

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以就业市场化、组织网络化、保障社会化、后援中介化、救助社会化为框架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相继建立,初步形成了社会劳动力分流网络和循环机制。全区已建成15个社区就业服务中心,有2.6万人次的下岗职工办理求职登记,有1.5万人次被录用。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今年工作的重头戏,全区上下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批准外资项目35个,总投资额1.19亿美元,合同外资额7278万美元。年内,韩松增资1亿美元,汽车线束投资1000万美元已获准,一批有复星集团、中企成功集团、华东电器集团、中集房产等大集团加盟的企业即将落户宝山。

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增长。1999年全区外贸出口完成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直接出口43.49亿元,占全区外贸出口的77.3%,各乡镇出口势头较好,乡镇实现外贸出口48.19亿元,占全区85.7%,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已投产的282户三资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实缴税金1.32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出口创汇356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

内联项目取得新进展。1999年引进外省市企业238家,总投资额1.96亿元,原在宝山投资的外省市企业新增投资7000万元。外省市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1亿元,上交地方税收6416万元,比上年增长27.9%。

私营经济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止年底,全区已有经济发展区24个,注册户数7908户,注册资金63.70亿元,全年经济发展区实现销售收入167.26亿元,上缴税金3.61亿元,其中:上交区地方财政2.79亿元,比上年增72.8%,对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为64.8%。

三、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拓展,推进了科技成果产业化。1999年组织科研项目47项,其中:获市级奖励2项,获区级奖励28项。全年实施火炬计划项目2项,总投资528万元,实现产值3650万元,利税380万元;组织新产品试制项目6项,总投资4784万元,实现产值9210万元;实施市级星火项目14项,总投资4958万元,实现产值5.3亿元,利税3955万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78项,技术贸易额1906万元。

信息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今日宝山》网站建站工作完成,宝山信息网首期工程建成并开通,教育信息平台、长江口南楼局域网投入使用。

教育:1999年,教育坚持依法治教、转换机制、创建特色、提高质量,教育事业有了新进展。全区已有民办、公立转制、中外合作办学等非公体制学校27所。现有小学96所,在校学生56387人,中学54所,在校学生38120人。完成8所中学、12所小学、12所幼儿园的修缮,20余所学校建成校园网。1999年,全区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上线率达82%(含民办),高出市均10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名列全市前茅。

文化:文化、新闻、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组织了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以及迎接新世纪等活动,展示了宝山人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全区拥有文化馆24个,图书馆20个,藏书39万册,戏剧演出场所17家,演出场次687场,舞厅123个,宝山沪剧团演出场次130场,观众9万人次,文物保护单位12处,宝山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67.55小时,宝山人民广播电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13.54小时。反映宝山经济、社会新闻的《宝山报》全年发行102期,发行量150万份。

卫生:医疗卫生事业在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止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5所,其中:区级医院7所,街道地段医院10所,乡镇卫生院5所。卫生技术人员5405人,其中:医生2600人,护师、护士1996人,年末拥有病床3507张。

1999年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吴淞医院的改造,投资1.2亿元建造了宝山中心医院泗塘分院。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市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03岁。

体育:组队参加了市十一届运动会和市第四届农运会,99全国拳击锦标赛等。在16次全国、市级比赛中,获得26枚金牌,33枚银牌,20枚铜牌。建立健全了全民健身网络,开展了形式多样地健身活动。学校体育在巩固中得到发展。1999年学校体锻达标实施面100%,达标率93.5%。体育产业化也迈出了新步伐,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390万元。

福利与救助:社会福利事业通过政府投入及民间组织参与,取得了一定成效。止年底,全区养老院床位数达1500张,其中:年内新增340张,年内完成了区社会福利院的低能区改造,经过资源置换改建了通河街道敬老院、“爱使”敬老院、淞南敬老院。

社会救助工作加强了网络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1999年为全区26334名救助对象调整了救助补差,筹措了2170万元帮困基金,对470户农村贫困户1315人进行了三级补助,全年共募集衣被17车皮支援云南贫困地区。

四、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全区年末户籍人口77.6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2.36万人,增长3.1%;全年出生人口3680人,出生率4.81‰。,死亡人口5322人,死亡率6.96‰,人口自然增长率负2.15‰。

人民生活:城乡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全区职工年平均工资12753元,比上年增长5.5%,农村人均年纯收入4650元,比上年增2.6%。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10.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