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前言

2000年,全区紧紧把握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趋好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经济稳中有增,第三产业渐趋兴旺,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完成了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据初步统计,2000年全区实现增加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1:67.2:30.7;人均增加值达3.54万元,按2000年底汇率(1:8.2781)计算,已达4276美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6%;全区财政收入22.9亿元,同比增17.9%,地方财政收入13.3亿元,同比增25.8%。

经济发展

(一)第一产业

1、农业

2000年,全区农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在稳定大宗农副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2.9%;完成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8.2亿元,同比增2.5%,其中种植业3.3亿元,减1.2%,畜牧业4.1亿元,增8.3%,渔业0.6亿元,与上年持平。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全区农业生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现代农业园区”、“三高”农田、蔬菜园艺场、规模化养殖场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结构日趋优化。全年粮食总产量13.4万吨,同比减16.1%。蔬菜、副食品生产供应全面完成任务。积极推行高效低毒农药,加强畜禽防治和检疫,确保上市“安全菜”、“放心肉”。

全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条件改善,轻型栽培技术进一步发展,机耕面积逐年下降。年末拥有机械总动力(含排灌)9.9万千瓦,同比减3.9%;拥有联合收割机1236台,与上年持平。全年机耕面积15906公顷,同比减1%;机收面积13933公顷,同比减17.8%;机种面积3976公顷,同比减26.8%,其中水稻机播和机收率别提高到46.7%和32.8%。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河道疏浚为抓手,将河道整治工作与创建工作、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低洼田改造相结合,使河道整治向纵深发展。全年完成疏河土方453.6万立米,完成市计划任务的133%,疏浚河道293米(段),改造灌溉泵站63座99台套。

(二)第二产业

1、工业

2000年,全区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生产稳中有增,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553.5亿元,比上年净增72.7亿元,同比增15.1%。其中区级工业产值67.1亿元,同比增28.7%;镇级工业产值188.0亿元,同比增7.6%;村级工业产值215.3亿元,同比增15.8%;私营工业产值83.1亿元,同比增22.2%。全年工业产销率97.3%,与上年同期持平。完成工业增加值108.5亿元,占全区增加值的63.6%。

各镇、局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从经济总量看,全区有6个镇的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它们是马陆镇93.6亿元、南翔镇85.1亿元、安亭镇58.1亿元、黄渡镇41.7亿元、封浜镇39.5亿元和工业区30.6亿元。从发展速度看,15个镇、公司增幅达到或超过全区水平,它们是:新成路街道45.1%、工业区43.5%、封浜镇30.3%、外冈镇30.1%、朱家桥镇25.2%、华亭镇24.6%、江桥镇23.8%、嘉定镇街道23.3%、徐行镇22.7%、黄渡镇22.2%、南翔镇19.7%、戬浜镇18.8%、曹王镇16.0%、娄塘镇16.0%和安亭镇15.7%。

2000年,全区工业中非公经济企业继续壮大,成为全区工业的中坚。全区“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3.9亿元,同比增17.1%,其新增产值的贡献率为53.1%;全区私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1亿元,同比增22.2%,其新增产值的贡献率为20.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4.1%提高到15.0%。

全区工业结构调整积极遵循市政府“一业特强”的产业导向,以汽车产业为支柱,重点发展电子电器、通信电缆及设备、金属制品、化工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行业。据统计,2000年,六大支柱产业的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同比增13.2%,占全区三级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7%。

2、建筑业

建筑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工程施工质量和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上年增7.1%。

(三)第三产业

2000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全区增加值的比重为30.7%。其中:批发、零售、餐饮业17.8亿元,同比增11.9%;运输、邮电、仓储业6.2亿元,同比增10.7%;金融保险业9.5亿元,同比增8.0%;社会服务业4.6亿元,同比增17.9%;房地产业8.7亿元,同比增16.0%。

1、交通运输业

2000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专业运输单位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据统计,全年专业运输单位的货物运输量119万吨,同比增8.8%;货物周转量9497万吨公里,同比增29.7%。客运量达1256万人次,同比增19.5%;周转量27483万人/公里。

2、邮电通信业

2000年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邮电综合通信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全年完成邮政收入7775万元,同比增长16.6%;发送信函563.9万件,同比增12.8%。全区城乡电话用户192658户,同比增14.3%,年末拥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同比增1.6%。

3、商业

全区商业克服零售物价指数持续走低,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不利条件,发挥引导、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市场销售保持稳步增长。全区商业业态调整步伐加快,布局渐趋合理,高扬商厦建成开业,成为全区城区内首家大卖场,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连锁超市质量不断提高,全年新增连锁超市14家,全区累计发展连锁超市达54家,营业面积4.4万平方米。清河路商业街初具雏形,使嘉定商业的形象得到新的改善。全区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居民消费渐趋活跃,零售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据统计,2000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6.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全区商品销售总额达141.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9.5%和11.0%,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3.6亿元,同比增39.5%。

4、旅游业

旅游业止跌回升,年内对州桥老街地区实施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嘉定的旅游环境,2000年上海嘉定“江南历史名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推出促进了嘉定旅游业的发展。全区旅游企业行业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接待游客161万人次,同比增2.0%,旅游营业总收入1.9亿元,同比增2.4%。年内新发展旅行社4家,旅行社总数达14家,全年接待游客5569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