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四)文化

努力优化文化市场,着力推进文化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弘扬主旋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参演人员2500多人次,观众6000人次。围绕重塑“江南历史名城”目标,着力推进文博事业,先后斥资300多万元抢修、重修一批重点文物。认真抓好电影放映和戏剧演出工作,全年放映电影1846场,观众45万人次,票房收入160万元;组织各类剧目的演出600余场,均列市郊前列。

(五)广电

努力提高宣传质量,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导向作用,着力抓好新闻节目。广播新闻全年共开辟了14个专栏报道,电视台组织了18组有影响、有深度的系列报道。嘉定电视台节目顺利改版,并推出了《说嘉定》、《过日子》和《嘉宝宝》三档社教类专题节目,取得良好收视效果。加快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工作,全区有97个村安装有线电视,占总村数的40%。江桥、南翔、安亭、徐行率先实现村村通。至年底,全区有线电视在册用户增至9.6万户,比上年同期增1.6万户。

(六)体育

以承办全国第五届残运会轮椅网球比赛为重点,精心策划、周密实施,先后承办了女排邀请赛、全国青年武术散打比赛和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等大型体育比赛,并取得圆满成功。突出社区体育,抓好健身苑建设,夯实全民健身物质基础,将全民健身活动推向深入,全年建成健身苑2个,健身点40个,总投资224万元。到年底,全区拥有健身苑76个,社区体育指导员500多人。以“体教结合”为重点,业余训练出现新突破,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相继成立足球、乒乓球、田径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效地促进了传统项目业余训练的开展。以清理整顿各种气功组织为重点,规范气功管理,净化体育场所120家。体育产业在困境中寻求新发展,加大体育彩票宣传力度,全年发行体育彩票550万元,电脑彩票300万元。

人民生活

(一)人口

据统计,2000年全区出生人口4827人,出生率9.92‰,比上年增3.84个千分点;死亡3539人,死亡率7.28‰,比上年增0.0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8.64万人,比上年增2.3%。

(二)就业

年末全部职工(指城镇)人数48161人,同比减3.5%。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24163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6685人,其他所有制职工7313人。区、镇两级政府均建立了就业责任体系,强化市场化就业机制。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525个。至年底,登记失业人数4037人,失业率3.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

据城镇居民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3859元,同比增长12.2%;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730元,同比增长2.2%。200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9亿元,比年初增加5.8亿元,增6.2%。城乡居民投资渐趋多元化,国库券、债券、股票等各种有价证券拥有量继续增加。

(四)社会福利事业

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敬老院18所,其中政府办16所、社会办2所,一、二级敬老院分别为9所、6所,达标1所,收养、寄养“五保”、社会孤老等人员1131人,床位1667张。年内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12万元;发放粮油帮困供应卡24014张次,救助折合金额60.3万元;发放特困人员救助金97.2万元;发放二级定补金263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救助金85万元;大病、重病及急难救助金50万元。

(五)社会养老保险

年末,全区农村投保11.5万人,投保率97.2%;全区累计积余农村养老保险金4.7亿元,其中集体统筹金3.0亿元,个人投保金1.7亿元,当年享受农村退休54290人,年人均发放水平960元,计5212万元。城镇从业人数的参保率平稳增长,全区城镇从业参保人员达12.5万人。

(六)住宅建设

全年住宅建设完成投资7.9亿元,同比下降19.4%。共拆除危旧房5.2万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90.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0.8万平方米,同比减27.9%;住宅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完成16.1万平方米,完成率达52.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2000年末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据城镇居民抽样调查)16.7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据农村百户抽样调查)54.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

城乡建设

(一)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9.1%。其中,区属单位完成投资17.0亿元,同比下降0.6%;农村集体完成投资20.1亿元,同比增21.8%。

(二)市政建设投资及重大项目

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年内建设了一批以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为重点的重大工程项目。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同比下降34.8%。清河路综合改造年内完工通车,相继完成了胜辛路、新翔黄公路、嘉黄公路、澄浏公路部分路段改建。江桥地区污水纳管和南翔垃圾填埋场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公交线路33条,运营车辆142辆。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1168万人次,平均每天客运量达3.2万人次。全年自来水售水总量达5479.5万吨,比上年增8.4%,其中工业用水1551.5万吨,比上年减4.4%,生活用水3928.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14.7%。2000年,全区人工煤气家庭用户87963户,新增10963户,比上年增14.2%,人工煤气供应总量334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27.0%;液化气用户94724户,全年销售液化气11222吨,比上年减22.0%。

城市环境

(一)城镇环境保护和治理

2000年,全区环境质量在稳定中有所改善,华亭取水口水质基本稳定,受监控的有评价指标的23个监测项目中,处于Ⅰ类的17个,Ⅱ类3个,Ⅲ类1个,Ⅴ类2个。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降尘量保持在较好水平;全区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主要道路交通噪声有所控制。但总体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蕴藻浜以南地区河流有机污染仍十分严重,降尘量同比有所增加。年内全区“一控双达标”工作通过市级验收。

(二)城镇绿化

大力推进绿化建设,园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景观继续改善。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公顷,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城市公共绿地8块。全区人均城市公共绿地已达10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0.0%。强化农村植树绿化工作,全区共植树造林105.5万株,完善林网62个,农田林网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76.2%和9.6%,实现农业部制定的平原绿化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