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区人民在中共虹口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经济发展,城区面貌日益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 一、经济发展 区级增加值 实现区级增加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级增加值的82.1%。 财政收入和支出 全年完成三级财政收入38.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中央收入12.99亿元,比上年增长(同口径,下同)11.4%;市级收入0.70亿元,比上年增长60.4%;区级财政收入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9%,(按上年执行数194088万元口径计算,则增长27.1%),加上当年市区财力结算收入3.00亿元,总收入27.66亿元。区级财政支出27.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年财政收支相抵,略有结余。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出口销售产值7.0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24.8%,工业产品销售率97.4%。私营工业快速发展,年末实有企业312户,从业人员5584人;私营工业总产值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9%。 建筑业 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92.3%;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75.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9%,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万元/人。 商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吃的商品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1%;用的商品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穿的商品18.5亿元,比上年减少25.1%。消费品市场全年成交额22.2亿元,比上年增长6.6%。 房地产业 全年商品房开发投资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房地产交易活跃,商品房销售12875套,销售面积148.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8.6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他房屋交易金额54.7亿元,比上年增长80.4%。 旅游业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区二星级以上宾馆23家,其中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级宾馆7家。全年旅行社营业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3.3%;接待旅游者31.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2.7%。上海旅游节“丽星之夜”邮轮特别航程活动圆满成功。 进出口贸易 全年进出口商品总额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2%。海关口岸出口总额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5%。进口总额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5%。 外商投资 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2个,比上年增长3.3%。外资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房地产投资合同金额1.0亿美元。 二、社会事业 科技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全年获得市级以上新产品17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11项,上海市新产品6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区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03件,比上年增长15%。 教育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整合教育资源,开工建设华东师大一附中新校舍。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校校通”工程推行网上教学。年末实有普通中学56所,学生44252人,比上年减少7.1%;小学42所,在校学生26783人,比上年减少8.7%;幼儿园48所,在园幼儿10760人,比上年减少1.4%。教育占地面积10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7万平方米。 文化 多伦现代美术馆落成启用,成功举办“中国-斯洛文尼亚当代艺术作品交流展”和首届“上海多伦路国际赏石文化节”。“走近经典-虹口文化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虹口、曲阳两家区级图书馆的阅览室座席976个,藏书52万册,全年图书流通46万人次。年末共有电影院、影剧院7个,文化馆、艺术馆5个。 卫生 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各级党政组织的带领下,依靠科学、依靠全区人民、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非典防治工作。确定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区防治非典定点医院,启用两个医学观察点。以社区为主体,全方位开展群防群控,有效地控制了非典疫情,防治工作转入常态长效管理。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区分类登记医疗卫生机构55家,其中,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包括民办医疗机构在内,有执业医师2722人,执业助理医师192人,注册护士3051人。 体育 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实施奥运后备人才培训计划,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 社会福利与救助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和救助,社会化、网络化、制度化的社会福利与救助体系基本形成。至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2家,床位1537张,年内新增养老床位160张。进一步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措施,全年享受政府生活困难补助1.61万人,享受粮油帮困0.91万人,享受实物帮困0.07万人。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 北外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获批准,世茂北外滩酒店建设进展顺利,国际客运中心已经开工,全面实施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地块动迁,完成“上海之星”摩天轮项目设计方案的国际征集。四川北路沿线10个重点项目中,信虹项目等7个项目已经开工,虹口足球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3个项目正积极实施动迁。市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大连路道路拓宽和景观建设,推进场中路立交桥建设,全面开展中环线高架虹口段和水电路拓宽的动迁工作,完成飞虹路、西江湾支路等道路拓宽工程。 环境保护 实施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虹口港水系二期整治工程2010米防汛墙建设,搬迁污染严重工厂4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区域内总悬浮颗粒年平均值基本保持稳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回收利用,新增10个社区废品回收利用交投站。 绿化 全年新建绿地13.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公共绿地12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6平方米。行道树2.11万棵,年末绿化覆盖率1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