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07年是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全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发展、强功能、重民生、促和谐”的方针,围绕全面建设新普陀的奋斗目标,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了基础。

一、 经济发展

(一)经济总量

综合经济实力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9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7亿元,比上年增长46.5%;第二产业增加值3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实现区级财政收入36.9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增值税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营业税12.8亿元,比上年下降0.5%;企业所得税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8%;个人所得税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房产税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土地增值税1.83亿元,比上年下降28%。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56.50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公共安全支出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0%;科学教育支出9.59亿元,比上年增长9.2%;文体卫生支出3.93亿元, 比上年增长18.9%,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3%。

(二)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增长。全年共审批投资项目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商品房投资77.60亿元,比上年增长8%;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16.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2.69亿元,比上年下降35.4%;第三产业投资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从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投资的用途看,全年工业投资2.69亿元,比上年下降35.4%;商业投资2.52亿元,比上年下降12%;物流业投资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社会事业投资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4%;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7%。

(三) 农业

区域内农业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全年农副业总收入39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种植业收入858万元,畜牧业产值3071万元。年末累计向外租购土地4678亩。全年牛奶产量1266吨,生猪出栏数17874头,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9552头。年末农业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898千瓦。

(四) 工业

工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全年完成工业税收1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6.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完成工业总产值154.73亿元,比上年下降0.3%;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56.6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产销率达到10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27.8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区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6.18亿元,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1.66亿元。

(五) 建筑业

建筑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实现税收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2亿元。建筑企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年末建筑企业24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施工面积922万平方米。

(六) 金融业

金融投资渠道不断丰富,资金流向多元化特征显现。年末八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存款790.9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企业存款39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居民储蓄存款366.58亿元,比上年下降4.6%。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年末八家主要商业银行各项贷款38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短期资金贷款151.6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中长期贷款1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个人住房担保贷款60.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七)商业

商业平稳增长。“大商圈、小中心”的业态布局进一步完善,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开业以来营运情况良好,成为附近区域购物休闲娱乐的新热点。截止2007年年底进驻的各类企业已达到150多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其中零售业9.49亿元,餐饮业3.9亿元,占购物广场的比重分别为70.3%和28.9%。农工商超市总部扩建项目、绿洲中环中心商业街以及新伟商贸城商业裙房陆续投入使用,真北商圈日趋成熟。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百货业增长较快,大型综合超市发展平稳,专业店节日消费特征明显。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增加值1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商业税收20.83亿元,比上年下降2.2%;完成商业销售营业额309.75亿元,比上年增长6%;实现商业利润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完成餐饮业营业收入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59.1%。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9 %(见图二),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28.72亿元,穿的商品零售额8.44亿元,用的商品零售额89.22亿元。连锁超市、专卖店内在质量不断提升,年内全区连锁商业网点达到646家,其中大卖场、连锁超市门店66家,餐饮连锁门店52家,便利店256家,专业店56家,东方书报亭185个。

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全区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9家,其中各类消费品市场102个,生产资料市场6个,要素市场1个。全年市场成交总额12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7.6%。由于市场结构的调整,消费品市场成交203.64亿元,比上年下降10.2%;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10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八)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土地供应进一步向现代服务业载体和项目建设倾斜。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完成税收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总额77.60亿元,其中,住宅项目完成投资34.51亿元,比上年下降5.7%;商业用房项目完成投资1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办公楼项目完成投资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他用房完成投资1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商务、商业、宾馆等项目投资比重逐步提高。商品房预售面积131.6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预售金额174.49亿元,比上年增长71.1%;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43.0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0.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7.4%和104.5%;存量房成交面积143.08万平方米,金额130.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和26.6%。年末在区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81家。

(九) 旅游业

我区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工业旅游、休闲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星级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社会旅馆形成新的旅游住宿格局。全区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住宿业5.16亿元,旅行社4.57亿元,旅游景点9379万元,旅游接待餐厅1225万元。全区主要住宿、接待型旅游企业110家,其中星级宾馆13家,经济型酒店17家,达标社会旅馆8家,旅行社66家。2007年全区旅游业共接待游客792万人次,其中旅行社全年组团48万人次,接待游客40万人次;住宿业接待住宿121万人次(其中境外13万人次)。全区旅游景点3个,共接待旅游人数59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