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十) 服务业 重点地区开发有序推进,服务业发展后劲增强。完善了“南、中、北”三片功能布局,重点建设真如城市副中心、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组团商贸群、桃浦都市产业园、长寿综合服务带等五大重点地区,着力形成楼宇经济、园区经济、滨河经济三种经济形态,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科技研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专业服务业等五类服务型产业。 长风生态商务区:土地储备累计完成188公顷,开工面积累计达到130万平方米,沿河11幢景观型总部办公楼竣工,米高梅世界娱乐中心以及两座五星级酒店先后开工,约2.7公里的苏州河水岸贯通。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规划方案获市政府审批通过,控详规划已被批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正式组建,首个项目公司获批准组建,市场搬迁和土地储备工作稳步推进。中环组团商贸群:组团式商贸服务的功能和特色初步显现,百联中环购物广场运营情况良好,绿洲中环中心、百联中环生活广场、农工商118广场、祥和春天酒店式办公楼、新伟商贸城等项目有序推进。桃浦都市产业园:工业园区改造工作积极推进,环境建设已启动,康鹏科技大厦等项目已开工,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项目被列入市大通关对接项目。长寿综合服务带:已形成整体能级提升的思路和方案;财富时代大厦、绿地和创大厦和科技大厦竣工,楼宇招商进展顺利;二织布地块等项目的开发正积极推进。苏州河沿线:整体开发建设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综合整治和开发机制进一步健全,苏州河(普陀段)滨水区设计方案初稿已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开工。 (十一)物流业 物流产业能级得到提升。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已建成的项目有:普洛斯物流、乐购物流、顺捷物流、施耐德物流、利丰物流、上海医药物流等项目,建筑面积为52.8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有:保税物流中心、农工商物流、陆上交易中心等项目,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上海科创中心西区分中心、上海现代物流信息产业园相继落户,进一步凸现未来岛科技研发功能。园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已开始显现,西北物流综合物流园区内普洛斯一期、乐购物流、好德物流等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已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在建项目完工,桃浦现代物流业总建筑面积将达103.8万平方米,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重要的陆上物流中心。 二、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并实施《关于当前推进我区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建立重点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统筹发展的力度。推进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契约化监管。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完成上海革新电机厂、普陀区住宅公司、中环集团下属部分企业的产权改革。深化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确定公办转制学校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完成5家义务教育阶段公立转制学校的改革,并积极研究高中阶段公立转制学校的改革方案,为群众提供相对公平、廉价的教育资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障社区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研究制定《普陀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探索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各类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加强。制定实施促进招商引资、税收落地和楼宇经济发展的相关意见。调整、充实区招商领导小组,成立区招商服务中心。引进德邦证券、跨国采购中心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功能性项目。积极推动商务楼宇与中介咨询机构的对接,进一步拓展楼宇招商渠道。 引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引进内资企业2100户,比上年增长24.7%;注册资金60.64亿元,比上年下降0.8%。从引进企业行业划分看,全年引进商业企业924户,工业企业71户,物流企业92户,金融业4户,其他服务业892户,分别占引进企业总数的44%、3.4%、4.4%、0.2%和42.5%;商业引进内资12.46亿元,工业2.66亿元,物流业1.5亿元,金融业10.24亿元,其他服务业13.51亿元,占引进注册资金的比例分别为20.6%、4.4%、2.5%、16.9%和22.3%,商业、物流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引进的项目投资额占引资总额比重达到62.2%。 年内新批外资项目108个,累计批准合同外资2.56亿美元。内外资企业外贸出口同步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额13.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外贸进口总额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1%;海关直接出口额8.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 (三) 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新增私营企业2889户(含分支743户),年末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总数达18305户(含分支4519户),注册资金260.08亿元,比上年增长7.1%。私营企业全年实现销售营业额39.68亿元,比上年增长0.5%;完成销售产值9.34亿元,比上年增长5.3%。年末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2145户,总注册资金1.42亿元,全年销售营业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完成销售产值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四) 工商登记 全区登记新开内资企业211户(分支142户),累计总户数5158户,其中,企业法人3537户,营业单位1621户,总注册资金276.9亿元。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758家,集体企业1205家,股份合作制企业373家,有限责任公司2747家,联营及其他类型企业75家。 全年新登记“三资”企业181家(含分支52家),累计登记841户(分支215户),注册资金8.7亿美元。按企业类型分:年末独资企业388家,合资企业182家,合作企业56家。 三、社会事业 (一)科技 全年投入科技经费1569.8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47万元)。全区专利申请数达1610项,专利申请的结构得到优化。获得各项资金支持1820万元,比上年增长8.5%。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年内引进民营科技企业225家,年末在册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400家。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区建设正式启动。建立武宁科技园企业数据库和基本信息库,成立检测认证协作联盟。天地软件园的动漫制作和LED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累计达131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22项,获国家新产品、创新基金等科技专项计划52项。复星国际、延华智能成功上市。制定《普陀区知识产权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细则》,奖励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上海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共45个,奖励总金额达1050万元。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LED半导体照明创新与应用”论坛和首届“长风动漫节”。建立和完善区域领军人才选拔、培养、资助、管理、服务机制,加强人事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