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5 哈尔滨市统计局

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238个,共完成投资493.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8%。

农林牧渔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投资34.4亿元,比上年增长92.2%,增幅比上年提高90.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增幅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比重继续提高。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6.4亿元,比上年增长33.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7.0%提高到48.2%。

投资效果稳步提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52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171个,投产项目207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82.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73.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5.1%。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扩大。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市的零售额1109.0亿元,增长22.0%;县的零售额65.8亿元,增长21.3%;县以下零售额89.3亿元,增长21.6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1%,汽车类增长9.8%,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3%,化妆品类增长13.8%,金银珠宝类增长20.8%,日用品类增长2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6%,家具类下降19%。

商品交易市场较为活跃。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75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33个,消费品市场240个。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47个,成交额482亿元;超10亿元的11个,成交额363亿元。

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较快。全年连锁商店商品零售额70.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百货商店零售额106.8亿元,增长16.5%;超级市场零售额39.0亿元,增长10.2%;专业专卖店零售额3.4亿元,增长9.2%。

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全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2%。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1488.9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铁路1456万吨,增长4.9%;公路9665万吨,增长7.3%;水路366万吨,增长2.5%;民航1.9万吨,增长19.5%。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总量1037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9%。其中,铁路3627万人次,增长9.4%;公路6497万人次,增长8.6%。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498.5万人次,增长12.4%。航空货邮吞吐量5.9万吨,增长11.6%。

邮电通信业增长稳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8亿元,增长13.0%;电信业务总量177.2亿元,增长41.2%。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40.4万门,增长2.3倍。固定电话用户248.5万户,增长5.4%,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9.1万户,增长12.2%。移动电话用户727万户,增长58.0%。互联网用户117.4万户,增长6.8%。宽带接入户82.8万户,增长0.8%。

金融和证券

金融业运行平稳。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74.8亿元,比年初增加635.2亿元(下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36.8亿元,增加36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余额976.3亿元,增加76.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408.1亿元,增加180.6亿元。全年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51.5亿元,增加43.0亿元。全市个人消费贷款年末余额173.2亿元,增加20.1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货币净回笼152.6亿元。

证券市场交易额下降。至年末,全市共有证券经营机构27家。全年各类证券成交额7792.2亿元,比上年下降54.5%,其中股票交易额5554.4亿元,下降56.9%。全市各证券经营机构开户数为81.0万户,比上年下降8.6万户。

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1 %,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610.8万平方米,增长7.2%;竣工面积467.3万平方米,下降33.1%;商品房销售面积586.1万平方米,下降21.7%。

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国内旅游者2990.1万人次,增长20.0%;入境旅游者29.7万人次,增长10.0%。旅游业务总收入245.9亿元,增长20.3%。其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233.2亿元,增长21.0%;国际旅游创汇1.8亿美元,增长17.7%。至年末,全市拥有星级宾馆93家,旅行社203家。

市场价格

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6%,烟酒及用品类上涨9.1%,衣着类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8.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 %,居住类上涨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0.4%,比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7%,上升2.7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测算,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

二、改革开放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85.4亿元,增长5.7%;集体经济实现增加值4.9亿元,增长17.0%;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91.8亿元,增长18.4%;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实现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12.3%。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至年末,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25.1万户,比上年增长12.0 %,从业人员44.6万人,增长6.5 %;私营企业6.6万户,增长19%,从业人员50.0万人,增长7.7%。

企业改革

企业资源整合、产业重组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哈空调国有股实现高位减持,哈一工具与二工具的产业整合、电缆厂与南京六合第一步重组、哈量第二步重组、哈供排水集团改制重组、哈轴等六户重点企业退城进区,企业改革重组工作有序推进。

全市自愿参加厂办大集体改革的企业669户,改革范围界定工作已全部结束。完成清产核资和清算审计工作的企业644户,占申报参加改革企业总数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