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开展“迎奥运、迎大冬、促发展”系列文体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迎赛会氛围。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达1000余次,县级以上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参加人数超过375万人次。改造建设56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1400多件(套),拥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名。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福利与救助事业稳步推进。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单位318家,床位19318张,其中社会投资办养老机构146家,床位7536张,共收养孤、老、残、幼11066人。至年末,有22.4万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2.7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市2.8万重点优抚对象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 社会保障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17.4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参保率9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参加失业保险128.4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全市共有168.1万(不含铁路和中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71.0 %。全市有92.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344.1万人,参合率96.0%。 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989.9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75.1万人,增加0.3万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76.9万人,增加0.03万人;男性人口500.2万人,增加0.9万人。 劳动就业 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年末城镇就业人数239.2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非正规就业21.4万人,增加4.4万人。个体私营就业71.9万人,增加2.5万人。全年共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1.8万人。年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7.3万人,比上年减少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7%。共有4.2万人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全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9个,民办职业介绍机构70个。全年为求职登记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服务34万人次,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0.85亿元。1.7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带动6.9万人实现就业,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8.6元,比上年增长14.2%,人均消费支出10791.2元,增长16.1%;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5960.9元,增长17.6%,人均生活费支出341.9元,增长18.2%。 居民储蓄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稳定增长。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16.8亿元,比年初增加375.7亿元。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80.0亿元,增加345.4亿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6.8亿元,增加30.3亿元。 居民住房 城乡居民居住水平继续提高。至年末,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5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3.5平方米,增加0.5平方米。农村砖瓦化钢木结构住房比重83.8%,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五、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城市综合整治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居民庭院改造工程,完成改造建设556个居民庭院、改造周边破损道路58条(段)、拆除庭院、广场内私搭滥建各类建筑物、棚厦783处;实施重点商务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秋林商圈改造道路6条、规范店面牌匾广告120处、安装LED点光源、投光灯和埋地灯5.1万个。中央大街更换人行步道板铺装1.5万平方米;实施金河湾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征地拆迁180万平方米、完成护坡基础3000延长米、砌筑碎石护坡950延长米;实施灯饰亮化工程,亮化楼体376栋、新建景观灯饰小品25组;实施建筑立面整饰改造,完成平改坡、立面改造、粉刷以及水洗楼1107栋;实施哈阿出城口沿途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拆迁2306.7平方米、道路沥青砼、人行步道板铺装6700平方米;实施大冬会比赛场馆及周边环境整治改造,改造破损人行、车行道路9000平方米、拆除占道房屋590平方米、清理垃圾150余吨;实施冰雪景观建设工程,全市主干街路、重要广场、景区景点及大冬会场馆驻地周边建设冰雕雪塑117处。 棚户区改造 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今年我市启动了以“三年基本完成主城区内5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为目标的棚改攻坚战。经过全市上下的拼搏努力,全年共完成投资30亿元,拆迁净地13片、237万平方米棚户区,占三年应拆总量的44.7%,其中10个项目已启动建设,开工总规模达125万平方米,2.2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 路网建设 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松浦大桥全面开工,三环路哈阿立交桥主线桥已建成通车,太平大街等破损道路升级达标改造取得新进展。实施重点道路、桥梁维修工程,完成道路维修571条、桥梁维修58座,数字城管网络化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开工建设高等级路面农村公路3213公里,总里程达到8900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7%和77%。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市公交编码线路达183条,比上年增加4条,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685.1公里。新建乡镇客运站14个,开辟、调整、延伸农村客运班线14条,公交车运营车辆4837辆,其中空调大巴267辆。全年新增公交车辆203辆,更新公交车辆320辆。公共交通客运量10.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3%。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区新增集中供热能力634兆瓦,集中供热面积11052万平方米,增长8.9%,集中供热普及率6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59.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5.2亿千瓦时,增长10.5%;工业用电量83.3亿千瓦时,增长1.6 %。年末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009.9公里,新建天然气供气干线18公里。城市管道燃气家庭用户100.9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42万户。 六、环境保护和治理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629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41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4.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至年末,全市共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89455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国家湿地公园2个,面积10710公顷。 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3个,环境监测人员164人。年内拆除小锅炉122台,治理大气污染源734个。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08天,比上年增加2天。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43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平均值为15.6吨/平方公里。月。治理超标噪声源417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9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0分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44%和86.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