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5 延边州统计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9年3月3日

2008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外部环境趋紧、不利因素增多等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州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实现延边生产总值3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0和2.0个百分点,为2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73.1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增长17.6%。人均延边生产总值达到17374元,比上年增长17.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2.7:45.6:41.7。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分别为5.6%、51.6%和42.8%。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拉动经济增长6.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但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全年延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涨幅高于上年0.3个百分点。当月涨幅由4月最高位的7.7%下降至12月的1.7%,回落了6.0个百分点,累计涨幅从6月最高位的7.5%降至5.6%,回落了1.9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4.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7%,衣着类价格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5.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居住类价格上涨2.7%。

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2008年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涨幅分别高于上年1.4和4.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州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2.0亿元,增长16.0%。在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0.4亿元,增长26.7%,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3.6%,比重比上年上升5.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支出继续加大,三项占全部支出的48.5%。

2008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不大、骨干企业不多、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不高;二是项目建设后劲不强,大项目、工业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储备不足;三是经济发展条件还不够完善,对外通道不畅,企业融资困难加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社会管理、民生工作和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二、农业

农业发展稳定。2008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9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农业产值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林业产值16.4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18.1亿元,增长7.2%;渔业产值1.0亿元,增长1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亿元,增长5.0%。

2008年,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7.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0%;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2373台, 增长29.5%;小型农用拖拉机4.6万台,下降7.6%;农用运输车12180辆,增长20.1%;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1.5万吨,增长12.4%。

2008年,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9.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7万公顷,增长6.0%。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0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1%。

2008年,全州完成造林面积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倍;零星植树164.7万株,比上年增长54.0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9.8万吨,比上年增长2.5%;禽蛋类产量3.5万吨,增长2.6%;奶类产量1.0万吨,下降2.0%。全年水产品产量为6758吨,增长10.0%;水产品养殖面积1.5万公顷,增长1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仍在快速运行。2008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超百亿元,实现133.6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下降7.6%;股份制企业95.6亿元,增长2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2.4亿元,增长18.4%。

支柱和优势产业继续发展。2008年,全州食品、医药、林产和能源矿产业实现增加值9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4%,比上年增长18.9%。其中,食品工业实现增加值34.9亿元,增长19.3%;医药工业10.4亿元,增长14.0%;林产工业20.9亿元,增长10.4%;能源矿产业30.6亿元,增长27.5%。

工业生产效益较好,利税保持上升。2008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利税总额51.6亿元,增长16.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1.6亿元,增长6.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4.8%,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在评价考核工业经济效益的七项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7.9%,与上年持平;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3.1%,提高9.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9%,下降2.2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2.4次,加快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9%,下降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9676元/人,提高23.4%;产品销售率为96.2%,下降1.6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面积465.6万平方米,下降2.5%;完成总产值44.5亿元,增长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我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农村完成投资9.2亿元,城镇完成投资412.4亿元。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08年,工业投资不断强化,增长48.1%,增幅高于全州水平5.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68.1%。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为5.1:47.3:47.6,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200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新增能力主要有:发电机组容量490万千瓦,水力发电450万千瓦,铝加工3000吨。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下降。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30.8亿元,比上年下降5.5%。房屋施工面积352.1万平方米,下降11.1%;竣工面积100.0万平方米,下降2.0%。商品房销售面积167.8万平方米,下降0.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46.8万平方米,下降8.3%。全年商品房销售额30.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4.6亿元,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