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4 吉林省统计局

大牲畜年末头数        292.17万头           3.6

其中:牛年末头数    172.93万头           6.9

猪年末头数            494.13万头           l0.7

羊年末只数            223.O1万只           l5.5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渔业产值为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水产品产量为6.6l万吨,比上年增长13.7%。市场水产品供应较好。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新的进展。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9.O5亿瓦特,比上年增长6.9%;农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09万台;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7.3O万台,增长6.6%;拥有大中型机引农具3.3O万部;拥有农用载重汽车9015辆,增长2.7%;农用排灌机械总动力为9.92亿瓦特,增长23.3%。全年机耕地面积达2432.6万亩,比上年增长2.9%,占全部耕地面积的比重为4l.2%,比上年提高l.3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为16.2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71.48万吨,增长7.l%。秋冬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4O天时间,全省累计出工3064万个,共完成综合工作量7585万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3万多项。为恢复和发展1990年农业生产,确保春灌和安全渡汛打下了基础。

农村的非农产业在治理整顿中又有新的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产值为1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7%上升到48.4%。

农纣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增加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科技兴农还没有形成综合配套体系,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要真正地把农业搞上去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工     业

1989年,吉林省认真进行治理整顿,积极消除工业生产中的过热因素。同时,又竭力克服资金、能源、原材料严重不足和市场销售疲软等困难,坚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了对生产的指挥调度,实行倾斜政策,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拓进企业联合,发展企业集团,加强企业管理,广泛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经过艰苦工作,使生产在困难中仍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为530.36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63.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乡以上工业(不包括城镇委办和个体工业、农村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为473.25亿元(按198 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318.83亿元),增长4.2%。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370.O5亿元,增长2.5%;集体所有制工业126.51亿元,增长lO.4%;其他经济类型工业33.8O亿元,增长32.2%。

轻工业生产上半年受市场需求的拉动,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下半年由于市场销售由平转淡,产品积压,生产速度明显放慢。全年轻工业总产值为223.5l亿元,比上年增长8.1%,快于重工业增长速度。以农产品为原料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品增长较快,市场积压的高档耐用消费品生产下半年有所压缩。

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89年          比上年增长%

布                2.O7亿米             O.2

化学纤维            2.69万吨             26.4.

呢绒                669.OO万米           3.3

机制纸及纸板        57.72万吨           -1.O

卷烟                 64.97万箱            9.9

罐头                 2.18万吨             45.3

糖                   1O.lO万吨            4O.l

合成洗涤剂           3.62万吨             -2.2

自行车               37.33万辆            -18.6

手表                 113.99万只           -0.9

电视机               33.26万台            1O.7

其中:彩色电视机     l6.75万台            1O.l

家用电冰箱           9.59万台             9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