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3 铁岭市统计局

成功举办了铁岭市第三届”商业银行杯“小戏、小品、二人转大赛和第三届城乡文化广场活动大赛,提升了我市专业、业余艺术团体表演水平,丰富和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铁岭县剧团创作排演的秧歌戏《闹新城》在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艺调演中获得金奖。铁岭工笔画研究院在”迎奥运“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展和全国”和谐家园“工笔画展中。取得了5金的优异成绩。成功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铁岭画展,彰显了铁岭工笔画、手指画的魅力。与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宝路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摄制了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电影《喜临门》,扩大了铁岭对外知名度。召开了纪念银冈书院建院350周年暨银冈书院第二届研讨会,为银冈书院申报国保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原八棵树古城子山城等7处文保单位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提高了我市文物保护等级。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办铁岭大戏院,成为我市民营演艺业的排头兵。

2008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和设备得到改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市级电台自办节目2套,每日自办节目时间31小时,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3套,每日自办节目时间13小时12分。全市共有市县级广播电台7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2%;全市有市县级电视台5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9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7.0%。

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年末全市卫生机构1109个,其中:个体诊所867个,县以上医院26个。医疗床位7804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1635人,其中:执业医师4155人,执业助理医师1100人,注册护士3641人,其他技术人员2739人。年末全市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3个,专业技术人员717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专业技术人员234人;乡镇卫生院89个。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2008年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我市共开展市级万人以上大型活动1次,百人以上活动50余次;县区级干人以上大型活动7次,百人以上活动200余次,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达210万人次,群众的健身热情更加高涨,喜迎奥运的意识更加强烈。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好射箭团体赛决赛中,我市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郭丹同队友张娟娟、陈玲团结合作,顽强拼搏,获得银牌。在参加省级的各项比赛中,共取得了13枚金牌,23枚银牌,25枚铜牌。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9400万元,增长71.9%,创我市体育彩票发行工作历史最好成绩。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05.9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区人口44.6万人,占14.6%;县(市)人口261.3万人,占85.4%。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07.9万人,占68.O%;非农业人口98.0万人,占32.0%。2008年全市出生率为7.94‰,下降O.41个干分点;死亡率4.80‰,上升0.4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4‰,下降0.8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21187元,比上年增加2007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907元,比上年增加1928元,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04元,比上年增加1555元,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6050元,比上年增加1002元,增长19.8%。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923元,比上年增加721元,增长22.5%。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40.7%,农村为40.6%。

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年末全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我市实现实名制就业和再就业10.2万人,安置棚改回迁未就业离岗失业人员729人,为全市新产生的177户零就业家庭安置202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扶持创业带头人444人,全市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1万人,培训进城务工农民3.2万人,小额担保贷款完成813万元。全市精心培育劳务输出品牌,加强了对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劳务输出11.2万人,增长55.2%,”昌图焊工“、”铁岭月嫂“获得全国优秀劳务输出品牌。”五险合一“社保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卡发放达32万张,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企业参加养老保险41.1万人,失业保险33.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42.1万人,工伤保险20.7万人,生育保险5.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4.2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8.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启动,全年参保人数达15.8万人。积极完成调整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工作,全市参加调整人数10.5万人,月人均调整水平89元,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乡低保工作稳步推进,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6.4万人,发放保障金15536万元,其中,农民低保户人数达8.9万人,共发放保障金4835万元。城乡社会救助开展有序,全市共救助特殊困难家庭5709户,发放救助款物870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552户,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42.4万元。实施就学援助398户,发放就学援助资金79.6万元。临时性救助特殊困难家庭4315户,发放临时救助款物421.1万元。争取省投入资金1145万元,对12.7万灾民及时进行了救济。筹集资金1782万元,提高了农村五保户的供养标准。共投入建房资金1173万元,改造农村低保户危房1173户,现已全部入住。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共募集善款243.6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5万人。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1.64亿元,增长16.8%,开展了福彩助学活动,投入福彩资金30万元,共资助贫困学子100名。全市共兴办福利企业138家,安置残疾职工5068人。筹集资金2205万元,提高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十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总体环境有了较大改善。2008年全市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投入15.9亿元,修建道路96万平方米(包括凡河新区83万平方米)。新建凡河新区排水设施31.4万延长米。新增路灯955盏(包括凡河新区595盏)。铁岭中心城区投资25704万元,维修、扩建了19条主次干道,凡河新区新建黑色路面83万平方米。植树10.16万株,新增凡河新区绿地35公顷,公园绿地34公顷。城市供水综合能力19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7.4%,供水管道长度增加55公里(包括凡河新区36公里),年供水总量3763万立方米;城市供气总量3040万立方米;新增煤气用户6500户,燃气普及率97.33%;城市供热能力1460兆瓦,供热总量793万吉焦,供热面积1.46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