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铁岭市统计局 二00八年四月二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和凡河新城区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铁岭,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双20”的奋斗目标,铁岭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0.5%,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32.6%,拉动GDP增长1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9.0亿元,同比增长12.9%,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5.0%、45.8%和29.2%。人均GDP达到13391元,比上年增加2719元。 二、农业 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9.9%。粮食总产量达346.5万吨,比上年增加15.1万吨,增长4.5%。其中,水稻产量57.9万吨,增长11.6%;玉米产量265.8万吨,增长4.0%;大豆产量6.8万吨,减少11.9%。油料产量14.2万吨,比上年增长3.5%;蔬菜产量270.6万吨,比上年增长4.2%。“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保护地蔬菜、榛子、优质水稻和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含裸地菜面积)、60万亩、80万亩和60万田。 全市林业生产取得新成绩。全年植树(含四旁植树)8301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858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1428公顷,三北防护林714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8%。实现林业产值7.8亿元,可比价增长26.7%。 畜牧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全年牛出栏103.2万头,羊出栏44.3万只,猪出栏309.1万头,家禽出栏1054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0%、12.7%、9.0%和27.3%。全年肉类总产量71.0万吨,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9.6万吨,增长12.7%。禽蛋产量11.2万吨,增长4.0%;牛奶产量13.6万吨,增长32.3%。实现畜牧业产值113.3亿元,可比价增长6.9%。 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5.8%。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9944公顷。实现渔业产值2.0亿元,可比价增长30.7%。 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机收面积达53133.3公顷。 三、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7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7%,工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2.0%。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实现工业增加值16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6%,增幅列全省首位。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7亿元,增长6.6%;非公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7.6亿元,增长77.0%。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52.8%;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8.0亿元,增长55.4%。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532.1亿元,比上年增长54.8%。产品销售率为97.86%,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完成163.0亿元,增长53.2%;重工业完成369.1亿元,增长55.5%。 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标志的工业化园区进程积极向前推进,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17个重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已达55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53.6%;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6.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原煤产量2188.2万吨,比上年下降1.4%;发电量147.5亿千瓦小时,下降5.6%;配混合饲料36.9万吨,增长59.2%;水泥398.5万吨,增长35.5%;啤酒62460干升,增长5.0%。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0.9%;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6.8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利税总额34.1亿元,比上年增长51.7%。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07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65.4亿元,施工面积430.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67.4万平方米,实现利税20858万元。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64个。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45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1.3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建筑面积14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9.5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年”成效显著,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2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9.8亿元,增长56.7%;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7.5亿元,增长43.4%;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增长10.3%。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单位投资49.6亿元,比上年增长56.8%;非国有经济投资259.6亿元,增长51.7%。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8亿元,比上年增长9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73.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7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38.4亿元,比上年增长41.0%。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3.1:62.1:34.8调整为2.8:71.0:26.2。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0.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55.1%;竣工各类房屋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竣工率为35.7%。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16.1万吨/年,原煤开采15.4万吨/年;各类院校学生席位7135个,建筑面积51720平方米;新建公路62公里,改建公路977.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公里: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7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9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22.8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