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14个,与上年持平;新签合同金额2476万美元,增长55%。完成营业额8397万美元,增长34%。全年外派劳务人员1399人,增长7%。年末全市在外劳务人员859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人。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货物周转量221843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6%。货运量3811万吨,下降6.5%。旅客周转量88899万人公里,增长15.9%。客运量1722万人,下降2.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7.7万吨,增长5.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2亿元,增长15.2%;电信业务总量16.03亿元,增长16%。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函件253.45万件,下降16%;特快专递18.94万件;邮政储蓄平均余额46.62亿元,增长15.6%。在长途电信业务中,全年国内长途电话3727.57万次;年末全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39.97万门,比上年末增长11.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3.84万户,比上年末下降9.8%,其中,城市29.41万户,下降15.7%;乡村14.43万户,下降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6.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33部/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络用户6.97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1.1%。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6.9%;接待入境旅游者3.1万人次,增长1.2倍,其中,外国人14692人次,港澳台同胞19128人次,分别增长72.7%和2.3倍。全年国内旅游收入29.93亿元,比上年增长90%;旅游外汇收入1275万美元,增长76.3%。 九、物 价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略有下降。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92%。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下降1.0%;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0.8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6.69%。 十、金融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8.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2.1亿元,增长20.8%。 全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3亿元,减少4.2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0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6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9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1.7亿元。 十一、财政和税收 全年各项税收99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十二、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478人,在校生4032人,毕业生79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996人,在校生11680人,毕业生2566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8249人,在校生24881人,毕业生7316人。全市初中招生16860人,在校生53626人,毕业生16064人。普通小学招生14393人,在校生86591人,毕业生16862人。特殊教育招生20人,在校生10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651人。全市小学生升初中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农村75%,城市95%。 全年全市三项科技费用投入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6%。认定省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8家。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41项。全年受理国内外专利申请754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1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6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2万台(件)。 十三、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文化站50个,档案馆5个。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8万户。年末图书馆藏书361千册。广播电台、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0个,妇幼保健站(所)3个,专科疾病防治所(站)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6358人。其中,执业医师2552人,执业助理医师428人,注册护士2106人。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5102张。乡镇卫生院31个,实有床位572张,卫生技术人员463人。全年全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2025例,报告死亡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54.6/10万人,死亡率0.23/10万人。全市各县、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面100%。 全年全市体育运动员在国内各大项目比赛中,获得17枚金牌,19枚银牌,31枚铜牌。全年销售体育彩票7960万元。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680人,出生率6.82‰;死亡人口4509人,死亡率3.54‰;自然增长率3.28‰;计划生育率99.14%。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5元,比上年增长10.7%;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11元,比上年增长1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50660人,比上年末增加16175人,增长3.7%。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46870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8193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5709人,比上年末增加22313人。其中,参保职工18083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4875人。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5000人,增加15945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88989人,增加20837人。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5094人,增加12768人。其中,参保农民工467人。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4669人,增加5097人。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660人。 年末全市城镇福利院10个,拥有床位1041张,收养660人;全市农村集体办敬老院29个,拥有床位2367张,收养5097人。全年发售社会福利彩票16215.9万元。年末全市享受低保人数39583人,增加659人,增长1.7%。其中,城镇居民23659人,增加1519人;农村居民15924人,减少860人。发放金额总计3547.7万元,增加392万元,增长12.4%。 十五、资源环境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8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33.3%。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88公顷。其中,国有林34公顷,集体林268公顷,非公有造林486公顷。植树510万株。其中,义务植树208万株,四旁植树134万株。木材产量12436立方米。育苗面积227公顷。苗木产量640万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