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3 盘锦市统计局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机遇,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7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380.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82.1亿元,增长11%。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9%、74.1%和16.0%。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3129公顷,比上年增加2088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05038公顷,增加2545公顷;玉米面积13198公顷,减少341公顷。蔬菜面积12932公顷,增加273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6.1万吨,比上年增加6.9万吨,增长7%。其中,水稻产量98万吨,增长4.6%。蔬菜产量94.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肉类总产量9.3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肉产量5.4万吨,增长4.9%;禽肉产量3.7万吨,增长3%。牛奶产量1.8万吨,增长23.1%。禽蛋产量3万吨,增长4.7%。全年水产品产量25.1万吨,增长13.6%。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0.32万千瓦,增长1.6%。

三、工  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下同)增长5.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77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633.98亿元,增长21.2%;集体企业产值2.19亿元,下降52.2%;股份制企业产值476.02亿元,增长2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12.54亿元,增长1.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26.18亿元,比上年增长32%;重工业产值746.16亿元,增长23.4%。工业出口交货值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6%。

全年原材料工业产值711.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2.3%,比上年增长38.2%。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产值416.54亿元,增长25.9%;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产值214.95亿元,增长36.1%;化学原料及医药制造业产值79.95亿元,增长2.1倍。其主要产品中,原油加工量539.95万吨,增长9.1%;天然原油产量1201.5万吨,下降3.3%;天然气产量8.9亿立方米,下降3.4%。

全年装备制造业产值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79亿元,增长99%;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7.53亿元,下降3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4.18亿元,增长5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08亿元,下降4.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产值0.24亿元,增长20%。

全年绿色有机食品业产值16.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3.87亿元,增长54.6%;饮料制造业产值1.96亿元,增长1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为94.1%,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重工业为98.5%,减少1.8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销率为99.6%;集体企业产销率为87.1%;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产销率为8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5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实现利税182.1亿元,增加20.2亿元,增长12.5%;实现利润124.0亿元,增加10.6亿元,增长9.3%;亏损企业亏损额2.1亿元,减少1.3亿元,下降38.2%。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7亿元,增长1.6倍;上缴税金2.3亿元,增长35.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2.1亿元,增长31.5%。商品房竣工面积44.2万平方米,增长21.3%。商品房销售额8.1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8亿元,所占比重为96%。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城镇投资184.9亿元,增长17.2%;农村投资16.3亿元,增长16.7%。

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第一产业投资1.3亿元,增长17.8%;第二产业投资151.5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投资31.7亿元,增长4.3%。

六、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额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商品批发额79.3亿元,增长35.0%;商品零售额75.1亿元,增长15.1%。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按城乡分,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7.3亿元,增长15.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4亿元,增长10.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1亿元,增长15.1%;餐饮业零售额15.1亿元,增长10.6%;其他行业零售额1.5亿元,增长22.3%。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商品批发额62.5亿元,增长13.5%;商品零售额23.1亿元,增长24.2%。从主要商品类值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额23.4亿元,增长28.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额6.6亿元,增长7.0%;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额1.0亿元,增长78.0%;日用品类商品销售额1.1亿元,增长2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额3.2亿元,增长8.7%;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额1.5亿元,增长41.9%;通讯器材材料商品销售额0.97亿元,增长33.1%。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5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2亿美元;进口总额0.54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4762万美元。

全年对美国出口5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对香港地区出口260万美元,下降60%;对日本出口1718万美元,增长14.6%;对韩国出口2915万美元,增长54%;对俄罗斯出口154万美元,增长73%。年末,全市对外贸易国家(地区)97个。主要贸易伙伴位于前五名的是韩国、日本、欧盟、美国、印度。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0项,合同外资金额362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0%和6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0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0%。在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合同外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12个,合同外资额2961万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81.7%。投向制造业的投资额3093万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的85.4%。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29户。其中,当年新增2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