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3 盘锦市统计局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0%;接待入境旅游者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2%,其中,外国人8506人次,港澳台同胞5737人次,分别增长7.6%和5.2倍。全年旅游总收入16.3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旅游外汇收入7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

9、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升势平稳。全年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3.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3%,蛋、水产品和鲜果分别上涨0.3%、2.6%和6.5%;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5%;衣着类下降8.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6.3%;居住类上涨6.7%。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3.6%。其中,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24.2%;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5.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3.5%。

10、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各项税收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实现增值税6.2亿元,增长28.2%;营业税2.9亿元,增长2.2%;企业所得税1.5亿元,增长34.3%;个人所得税0.9亿元,增长19.8%。

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7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农业支出1.9亿元,增长6.4%;教育支出5.8亿元,增长95.6%。

11、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7.4亿元,比年初增加57.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95.0亿元,增加14.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94.6亿元,增加37.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3.9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2.5亿元,增加8.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9.2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2.0亿元,比年初增加2.6亿元。消费贷款余额13.5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1.7亿元。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现金支出908.5亿元,增长12%。累计现金净投放15.6亿元。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寿险收入7.4亿元,增长27.1%;财产险收入2.4亿元,增长16.7%。全年支付各类赔付额3.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寿险给付2.2亿元,增长84.1%;财产险赔款1.1亿元,下降22.4%。

12、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辽河油田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工作。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推进,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2%,高考升学率达到8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上年增长55%。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2千人,在校生3.4千人,毕业生0.8千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千人,在校生8.8千人,毕业生2.1千人。普通高中招生8.5千人,在校生24.0千人,毕业生6.8千人。初中学校招生17.4千人,在校生54.2千人,毕业生16.3千人。普通小学招生13.8千人,在校生89.1千人,毕业生17.4千人。特殊教育招生33人,在校生15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8.0千人。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全市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000万元,认定省级高技术企业25家。

全年共取得省、市级科技成果25项,其中,省级10项,市级15项。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656件,比上年增长53.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1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0%。

13、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4个,群众艺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5个。全市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传输中心1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7.3万户。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1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医院、卫生院病床实有床位5138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60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06人,注册护士1987人。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307人。卫生监督所4个,卫生技术人员94人。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人。年末全市有乡(镇)卫生院29个,实有床位625张,卫生技术人员514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在国内外的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得65块奖牌,其中金牌18枚,银牌21枚。全年发行体育彩票4997万元。

14、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5年户籍人口12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9万人,全年净增人口1.1万人。全年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出生人口9.4千人,人口出生率7.40‰;死亡人口4.5千人,人口死亡率3.50‰;人口自然增长率3.89‰。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单位职工工资总额565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412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5元,比上年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5067元,比上年增长9.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4%,比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4.7%,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434485人,比上年末增加4559人,增长1.1%。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23729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722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包括机关、事业和农垦企业单位基本养老统筹)304127人,比上年增长96.9%,其中,职工176125人,增长62.5%,离退休人员128002人,增长3.2倍。全市参加失业保险235783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8844人,比上年下降26.3%。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89055人,比上年增长7.4%。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全部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全年共有22140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年末全市城镇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14张,收养各类人员383人。城镇社区建立一站四室16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872.8万元。

15、资源与环境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全年共有333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91.2%。

全年各类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全部符合标准。烟尘控制区面积53.23平方公里,烟尘建成区面积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