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3 盘锦市统计局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基本上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目标。但我市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

1、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207.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46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2、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4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种植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88.2:11.8调整为87.9:12.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万吨,增长2.9%。其中,水稻产量72.9万吨,比上年增长5.8%;玉米产量5.4万吨,下降19.7%;大豆产量1.3万吨,下降10.8%。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产量307吨,比上年下降30.1%;甜菜产量1484吨,比上年下降29.3%。蔬菜产量86.2万吨,比上年增长9.7%。水果产量2.3万吨(包括果用瓜),比上年增长14.0%。

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全年植树1002万株。完成造林面积1001公顷,比上年增长24.7%。全市森林覆盖率为8.2%。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增长,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5.4万吨,比上年下降3.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5万吨,下降7.7%。禽蛋产量1.9万吨,比上年增长19.5%。牛奶产量6574吨,比上年下降15.7%。年末大牲畜存栏2.3万头,比上年增长1.0%。水产品产量18.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淡水产品产量9.4万吨,增长23.0%;海水产品产量9.2万吨,下降12.3%。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良种推广面积10万公顷,平衡配套施肥面积3.4万公顷。重点强化了农业产业化项目实施工作,确立了省级命名农业园区1个,食用菌种繁育基地2个。生猪生产基地县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个。蔬菜保护地面积6300公顷,比上年增长2.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9.66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4.98万千瓦,增长3.0%。全年农村用电量4.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6%。化肥施用量(折纯)3.9万吨,比上年下降2.0%。

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土石方2458万立方米,完成库塘井窖等小型水源工程637项。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万公顷,与上年持平;节水灌溉面积4千公顷,增长21.2%。

3、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总产值384.0亿元,比上年增长6.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2亿元,增长4.6%。集体企业完成产值4.1亿元,下降60.7%;其他企业完成产值279.7亿元,增长13.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14.6亿元,比上年下降5.9%;重工业完成产值369.4亿元,增长7.0%。从企业隶属关系看,中省直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09.6亿元,增长5.2%;地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4.4亿元,增长7.8%。

工业行业结构继续改善,市场适销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重工业产品原油加工量382万吨,同比下降4.6%;石油沥青产量128.7万吨,同比增长23.6%;液化石油气产量5.1万吨,同比增长8.5%;盐酸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27.5%;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25.1万吨,同比增长7.0%;乙烯和丙稀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5.4%;原盐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35.8%,供电量增长18.0%。鲜、冻畜肉产量3.4万吨,同比增长46.7%。受资源限量开采的影响,天然原油产量1351万吨,同比下降2.4%,天然气产量11.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9%。

新产品产值下降、出口交货值增长加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8亿元,比上年下降0.4%。工业出口增长加快,全年出口交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

工业产销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91.4%,与上年持平;重工业99.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73.6亿元,比上年减少6.6亿元。实现利税85.0亿元,比上年减少10.1亿元;实现利润51.2亿元,比上年减少14.3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6亿元,减少14.3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2亿元,比上年增加1.2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3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

4、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87户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较快。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3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6.8%,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113.7万平方米,增长114.2%,商品房竣工面积56.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1.4%,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48.9万平方米,增长95.6%。全年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0%。商品房销售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

5、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9亿元,增长4.1%;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增长76.3%。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他单位投资79.3亿元,增长1.5%;城乡私营个体投资4.8亿元,增长41.5%。

按管理渠道分,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3.8亿元,比上年下降8.2%;更新改造投资37.1亿元,下降0.5%;房地产开发投资13.9亿元,增长1.4倍;其他投资7.8亿元,下降1.4%;城镇私营个体投资1.3亿元,下降0.7%。

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第三产业增长,第二产业下降。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8.4亿元,下降5.0%,其中,采掘业完成投资67.5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亿元,增长53.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31.4亿元,占城镇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的38.5%。到年末,已有大洼海防堤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国道305线改造工程、年产40万吨加氢柴油改质工程、合成氨自热式改造工程、辽河油田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工程完成了预期目标,部分项目已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