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2 锦州市统计局

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食品、服装依然是城乡消费的主战场,石油制品类和汽车消费类增长较快。从限额以上企业来看,2007年,我市食品类(包括饮料烟酒类)消费5.6亿元,服装类消费6.7亿元,吃与穿占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1%;石油制品类消费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汽车类消费5.8亿元,增长45.3%。

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32%,食品类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11.43%;烟酒及用品上涨0.6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4%;居住上涨6.88%;衣着下降6.92%;交通和通讯下降1.5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4%。

六、对外经济

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经贸合作不断加强。2007年,我市融入外商直接投资145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9%。新签合同项目46个,新签合同金额29780万美元,分别增长21.1%和237.8%。

出口增势迅猛。2007年,我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308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进口33646万美元,增长25.6%;出口97175万美元,增长48.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514.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5.1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11.3%和45.0%。机场实现安全飞行480架次,增长3.5%。航空客运量42908人次,货邮量337.8吨,分别增长43.7%和107.5%。公路货运量5078万吨,货运周转量53744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5.5%和13.3%;公路客运量2798万人,客运周转量154685万人公里,分别增长5.7%和7.2%。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实现37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5.7亿元;邮政业务总量1.3亿元。完成函件189.7万件,特快专递45.7万件;报刊累计份数2194.5万份。固定电话90.7万户,移动电话155.6万部,互联网用户20.3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旅游总收入5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7万人次,增长27.9%,入境旅游收入4530.2万美元,增长46.4%;接待国内游客680万人次,增长27.8%,国内旅游收入53.0亿元,增长44.0%。全市旅行社4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

八、财政和金融

2007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7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各项税收20.1亿元,增长28.3%,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别为6.1亿元和3.3亿元,增长4.0%和44.5%。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2.6亿元,增长22.8%,其中,教育支出9.0亿元,增长3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6亿元,增长24.6%。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持续缓增。2007年,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04.5亿元,比年初增长6.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411亿元,比年初增长4.6%。各项贷款余额362.9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其中,工业贷款33.8亿元,比年初下降20.8%;农业贷款45.6亿元,比年初增长14%;商业贷款54.4亿元,比年初增长7%;中长期贷款164.8亿元,比年初增长31.5%。

保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全市已有保险主体20家,其中财险11家,寿险9家;保险分支机构56家,保险中介机构6家,兼业代理机构174个。一个主体多元、功能完善、服务网络健全的保险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2007年,我市财寿险共实现保费收入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3.28亿元,增长18.8%;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29亿元,增长12.2%。

九、教育和科技

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24所,在校学生50万人。普通高等学校6所,在校学生6.8万人,增长6.7%。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6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9万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0.9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7.7万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

科技成果显著。2007年,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立项62项(国家3项、省59项),获奖金支持2063万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完成申请发明专利109件,比上年增长3%;7家市属科研院所共承担科研课题65项;R&D/GDP指标达到0.88%。高新技术产值完成164亿元,增长2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44.5亿元,增长27.2%。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被认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锦州)北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销会,共展出农业新品种7200个、新技术570项,引进推广农业名优新特品种120个,新技术100项;在东博会上,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86项,合作金额达到15.4亿元;在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中,签订合作项目6项,协议金额132万美元。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气息更加浓郁。成功举办、承办了辽宁省第七届艺术节,荣获6项大奖。获奖总数列全省各市首位。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锦州)京剧票友节、新年京剧晚会、市春节文艺晚会《春潮奔涌锦州湾》、“唱响锦州湾·欢乐新农村”百场系列演出活动、第三届笔架山海会、2007年中国·锦州国际民间文化节等群众文化活动。2007年全市艺术团体共演出600余场,其中农村236场。全市现有民间文艺演出团队100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50个。

全市拥有地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节目共9套,其中市级4套,县级5套,广播综合覆盖率98.98%。电视节目共10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7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8.95%。城乡有线电视用户22.4户。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612个(含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其中:医院、卫生院128个。全市实有床位10254张;卫生技术人员95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81人,注册护士3448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538人。妇幼保健院8个,床位180张,卫生技术人员371人。

体育赛事频繁,成果显著。2007年我市承办全国步步高音乐手机杯全国男子排球联赛辽宁主场7场、安踏杯全国男子排球联赛辽宁主场9场比赛、全国中超足球赛辽宁主场14场比赛、全国象棋锦标赛(团体)、全国乒乓球直通萨格勒布选拔赛等5项全国大的赛事活动。承办了省以上比赛5次,举办市级比赛近30次。参加18个项目的省常规比赛,共获金牌28枚、银牌53枚、铜牌33枚。举行了纪念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万人徒步活动。我市荣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体育彩票销售6040万元,获公益金495万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定了农民健身工程实施计划,投资200万元在24个行政村文体广场安装24套300件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