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锦州市统计局

锦州市统计局

2009年3月18日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加快锦州湾开发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出结构改善,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加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较好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0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303.0亿元,增长15.1%,其中,工业增加值270.3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63.4亿元,增长18.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0:43.9: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28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农业总产值92.1亿元,增长12.8 %;林业总产值1.2亿元,下降0.8%;牧业总产值115.0亿元,增长6.7%;渔业总产值25.0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12.0%。

种植结构稳步调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1万公顷,下降4.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0万公顷,增长84.8%;蔬菜播种面积4.6万公顷,增长14.0%。粮食总产量210.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5.0%。粮食亩产423.7公斤,增长10.2%。

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51.8万吨,增长21.9%;禽蛋产量46.6万吨,增长51.5%;奶类总产量11.6万吨,增长54.3%。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强。水产品总产量42.3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8.8万吨,增长11.5%;淡水产品产量3.5万吨,增长2.2%。

林业生态建设稳步展开,植树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成活率85%以上的合格面积)6018公顷,其中,防护林面积2333公顷,退耕还林面积3685公顷。全年育苗面积899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22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农用排灌动力45.3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94.0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531.3万亩,机播面积446.5万亩,机收面积146.5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1.8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4.4千公顷。农村用电量11.1亿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4.1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6万吨,柴油使用量3.3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6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43.4亿元,增长24.2%;重工业增加值172.9亿元,增长15.6%。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7亿元,增长14.3%;集体企业增加值12.1亿元,增长22.6%;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84.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2.0亿元,增长1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1.6亿元,增长6.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47.7%

按行业分,多数行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在36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三大支柱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28.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增长26.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6.2亿元,下降0.1%。

产销衔接水平略低于上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产销率99.8%;集体企业产销率93.3%;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90.2%;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销率96.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产销率94.9%。

工业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8.5亿元,增长38.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较去年回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7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利税总额41.6亿元,同比下降46.8%。实现利润总额8.8亿元,同比减少34.3亿元。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1.0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企业亏损面为18.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2.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3.0%。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93.1亿元,完成安装工程产值23.4亿元。劳动生产率为184834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再创新高。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8.4%,绝对量、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2.7亿元,增长48.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增长47.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77.2亿元,增长53.8%;房地产开发投资35.5亿元,增长26.7%。

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6亿元,增长124.7%;第二产业投资141.7亿元,增长73.1%;第三产业投资75.4亿元,增长15.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3:52.7:42.0,调整为7.9:60.1:32.0。工业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方向。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增长71.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9.3%。其中,采矿业投资11.6亿元,增长81.5%;制造业投资100.3亿元,增长56.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8.0亿元,增长154.2%。

全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500万元以上项目915个,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695个,总投资115.0亿元。3000万元以上项目196个,完成投资107.7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8个,完成投资22.3亿元。资金来源情况良好。资金来源合计2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3%。其中自筹资金202.5亿元,占资金来源的77.6%,是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业持续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住宅投资29.1亿元,增长28.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6亿元,增长24.3%,分别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82.0%和13.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08.4万平方米,增长30.8%;房屋竣工面积84.5万平方米,下降43.0%;房屋销售面积181.3万平方米,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