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2 锦州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城市市场主体地位突出。城市实现零售额161.7亿元,增长23.1%;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6.3亿元,增长23.2%。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批发零售业规模日益扩大,优势明显,实现零售额183.6亿元,增长23.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0.5%;住宿餐饮业持续红火,实现零售额43.1亿元,增长26.2%。

限额以上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零售额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0亿元,增长46.4%;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1.6亿元,增长18.3%;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3.3%。

消费结构多元化。食品、服装依然是城乡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日用品类消费延续去年的热销。据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统计,2008年,我市食品类(包括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6.3亿元,服装类(包括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7.4亿元,二者占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9%。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3%。汽车类实现零售额7.9亿元,增长3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4.1亿元,增长32.6%。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8亿元,增长32.5%。

六、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形势严峻。全年进出口总额1212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出口74064万美元,下降23.8%;进口47165万美元,增长40.2%。贸易顺差26899万美元,下降57.7%。

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新签外资合同项目31个,新签合同金额2892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0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4.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公路货运量5426万吨,货物周转量57108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9%和6.3%。公路客运量2972万人,旅客周转量160684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2%和3.9%;水路货运量95.1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9.1万吨/公里,分别下降7.7%和10.6%;机场航空客运量4.5万人,货邮量413.4吨,分别增长4.8%和22.4%;港口货物吞吐量472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5万标箱,分别增长34.4%和44.2%。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3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6.7亿元,增长30.8%;邮政业务总量1.6亿元,增长19.9%。完成函件143.2万件,下降39.0%,特快专递54.9万件,增长20.0%。报刊累计份数2385.8万份,增长8.7%。固定电话90.5万户,移动电话176.7万部,互联网用户30.2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8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70万人次,增长27.9%;接待入境游客11.5万人次,增长31.5%。全年旅游总收入69.5亿元,增长23.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65.0亿元,增长22.6%;旅游外汇收入6512.1万美元,增长43.7%。

八、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3%。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呈现了“五升三降”格局,食品类上涨12.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7.2%;居住类上涨5.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衣着类下降15.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9%。

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3.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8.3%。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财政总收入8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35.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7亿元,非税收入完成8.4亿元,税收与非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6.1:23.9。分地区看,市本级完成9.1亿元,增长16.7%;县级完成11.3亿元,增长55%;区级完成14.7亿元,增长34.7%。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市科学安排财政支出,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0.8亿元,增长2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4亿元,增长20.4%;教育支出11.0亿元,增长2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亿元,增长21.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3亿元,增长30.7%;农林水事务支出7.3亿元,增长20.6%;科学技术支出0.9亿元,增长59.3%。

金融机构平稳运行。各项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22.4亿元,比年初增加117.9亿元,比年初增长19.5%。其中,储蓄存款515.8亿元,比年初增加104.9亿元,比年初增长25.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2.2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比年初增长23.4%。其中,工业贷款36.3亿元,比年初增加9.3亿元,比年初增长34.4%;农业贷款48.2亿元,比年初增加7.9亿元,比年初增长19.7%;商业贷款5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比年初增长3.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4.8%;现金支出3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5.2%。累计回笼货币7.5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全年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8.4%。其中,财产保险3.9亿元,人身保险13.3亿元,分别增长19.4%和60.0%。保险业务支出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财产保险赔付支出2.3亿元,人身保险赔付支出3.5亿元,分别增长5.9%和25.6%。

十、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81所,在校学生49.9万人。其中,全年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1182人,在校研究生2904人,增长21.7%。普通高等学校7所,普通本专科招生2.2万人,在校学生7.4万人,增长7.5%。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9万人,增长9.6%。职业高中在校学生0.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9万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10.6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含工读学校)在校学生1108人。全市普通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

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立项58项(其中国家10项,省48项),获科技经费支持2734万元,比上年增长32.5%。安排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37项,安排科技三项费用资金720万元,R&D/GDP指标预计达到1.1%。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产学研技术联盟发展到20家,培育创新型示范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申请专利534件,其中,发明专利157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3.4亿元,增长30.1%。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3.5亿元,创汇1亿美元。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派出农村科技特派员59名,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38项,建立农业示范基地38个,创造经济效益5.2亿元。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锦州)北方农展会,共展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7930项,签订合作项目136个,协议金额15.9亿元。全市共有32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科技成果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