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02 鞍山市统计局

鞍山市统计局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围绕一个核心,实现两个融入,推进三大任务”总体要求,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城市、一手抓农村,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3.1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8.7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9.8%。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4.5:54.7:40.8,与上年相比较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1个和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5830元,比上年增长19.4%。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5.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农业总产值56.6亿元,增长9.8%;林业总产值0.8亿元,增长19.8%;牧业总产值72.6亿元,增长7.7%;渔业总产值3.4亿元,增长26.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亿元,下降6.1%。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2.6万亩,比上年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3.6万亩,增长0.04%。在粮食作物中,稻谷播种面积57.5万亩,增长1.9%;玉米播种面积240.1万亩,下降0.3%。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面积45.5万亩,增长2.9%;瓜果类面积2.3万亩,下降0.3%;油料作物面积8.81万亩,增长45.1%。其中,花生播种面积8.78万亩,增长44.7%。

全年粮食产量144.0万吨,比上年增加6.4万吨,增长4.6%,为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稻谷产量29.9万吨,增长0.3%;玉米产量110.6万吨,增长6.1%;大豆产量1.6万吨,增长3.2%。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产量181.4万吨,增长7.1%;油料作物产量1.9万吨,增长46.6%。

全年猪出栏166.4万头,比上年增长9.6%;牛出栏17.5万头,增长14.2%;羊出栏43.3万只,增长9.9%;家禽出栏8698万只,增长12.1%。全年肉类产量33.3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猪肉产量14.2万吨,增长10.6%;牛肉产量2.6万吨,增长15.4%;羊肉产量0.7万吨,增长17.5%;禽肉产量15.7万吨,增长19.1%。禽蛋产量34.1万吨,比上年增长17.1%。牛奶产量2.2万吨,比上年下降7.2%。

全年新发展温室大棚5.9万栋、标准化养殖小区221个,新增设施农业23万亩,总面积达到73万亩,占农业比重由上年的15%提高到21%。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全市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全年农业机械装备能力、综合机械化作业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推广了种子包衣、水稻抛苗、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秸轩还田等农业技术。全年机械耕地面积达312万亩,机械播种238万亩,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6%,品种更新换代达到80%以上。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8.4亿元,增长8.6%;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69.0亿元,增长29.2%。按隶属关系分,中省营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62.8亿元,增长8.2%;市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4.6亿元,增长27.7%。工业出口交货值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2.2%。

图表 3   2008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总计 657.4 16.4

其中:大中型工业 470.4 11.5

小型工业 186.9 29.2

其中:县域工业 229.2 28.5

全年“一个基地三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9.7%,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到86.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3.8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工业完成401.2亿元,增长10.1%;矿产品加工业完成70.2亿元,增长35.2%;装备制造业完成73.9亿元,增长28.6%;轻纺工业完成44.1亿元,增长16.2%。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1%,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0%。上缴税金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93.2%,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6%。实现出口交货值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占全市总量的98.6%。

全年重点统计的工业产品产量中,较上年增长的有77种,增长面达到56.2%。

图表 4      2008年主要工业产业产量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48.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39.9亿元,增长18.7%;民营工业完成768.6亿元,增长32.3%。按隶属关系分,中省营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69.6亿元,增长18.5%;市地方工业完成838.8亿元,增长3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5.5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中省营工业实现利润总额86.4亿元,下降24.0%;市地方工业49.O亿元,增长3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总额1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年末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达313家,比上年增长24.2%。全年共签订工程合同额2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7%;竣工面积382.9万平方米,增长64.8%。全员劳动生产率23.O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5.8%;实现利润3.7亿元,增长136.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业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2亿元,比上年增长46.8%。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投资598.5亿元,增长50.8%;农村完成投资l0l.7亿元,增长26.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4亿元,增长5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4.5亿元,增长4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09.5亿元,增长69.7%。

全年公有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1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占全市投资的52.9%。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1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2%。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投资243.4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占城镇投资的40.7%。

全年市地方企业完成投资46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中省营企业完成投资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