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屋施工面积增加。全年各类房屋施工面积2149.1万平方米,增长19.9%;竣工面积880万平方米,增长6.8%;销售商品房206.1万平方米,增长5.6%。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全市在建大中型及限额以上项目38 个,完成投资额28.8亿元。当年新增的生产能力主要有:电解铝13000吨、铝型材2000吨、铜线材300吨、炭黑500吨、轮胎外胎29万条、轮胎内胎20万条、电力电缆5140公里、化学原料药40吨、化学药片剂16.6亿片、胶囊剂1亿粒、计算机外部设备25万台、程控交换机24.4万线。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网络建设日益完善。2002年全市货运总量14414.5万吨,比上年下降4.5%。其中,铁路501万吨,增长20.4%;公路13910万吨,下降5.3%;民航3.5万吨,增长13.0%。全市客运总量6728.8万人,下降0.2%。其中,铁路2627万人,下降12.1%;公路3913万人,增长9.1%;民航188.8万人,增长12.4%。全市公路总长度已达 527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9.2公里。与国内37个城市(地区)和国际10个城市实现通航。民航运输起降达3.0万架次。航线开通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开通了泰国、韩国及东京的航线。 邮电通讯事业加快发展,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7.8亿元(2000年价格),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函件(含机要)3690万件,下降34.6%;邮政特快专递完成国内业务150万件,增长9.2%,国际业务4.6万件,下降8.3%;国内长途电话2.2亿次,与上年持平;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业务量466万次,下降1.1%。全市已开办邮政业务23种,邮路总长度(含农村投递)1.2 万公里。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89万门,比上年新增加12万门。年末城乡电话用户已达22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3.1%。其中,城乡住宅电话 177.8万户,增长13.0%。年末全市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2 部; 每百户拥有住宅电话79 部。移动通讯、互联网络、数据通讯等新的业务快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12万户,比上年新增42万户;无线寻呼用户90万户,比上年减少 23万户。邮电系统的互联网络用户96.6万户,增加43.8万户。 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种新兴业态在竞争中蓬勃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5.2亿元,增长11.5%。其中,国有经济实现104.2 亿元,增长3.2%;集体经济实现55.2 亿元,增长4.4%;私营和个体经济实现412 亿元,增长11.8%;股份制经济实现46.2亿元,增长31.5%;港澳台经济实现10.4亿元,增长62.9%;外商经济实现16.2亿元,增长25.7%。 各类市场向规范化发展,市场交易规模继续扩大。2002年,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0个, 各类市场商品成交额达711 亿元, 比上年增长2.3%。 市场物价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回升。2002年,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7.5,消费品价格指数98.4。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食品类指数97.3,烟酒及用品类指数102.8,衣着类指数10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指数97.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指数97.3,交通和通讯类指数98.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109.3,居住类指数99.3。 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 实际利用外资取得重大进展,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02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661个,比上年增长16.2%;合同外资额20.5亿美元,增长32.7%。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36.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3%。外商直接投资额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19个。 进出口贸易步伐平稳。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8.6亿美元,增长2.3%。其中,进口总额14.6亿美元,下降5.6%;出口总额14.0亿美元,增长12%。在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出口8.6亿美元,增长23.1%。全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值101.7亿元,增长 14.3%。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迅速推进。全年新签境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同 4721万美元,实现营业额7724万美元,年末在外劳务人员15117人。 对外经济合作区域已扩展到140个国家和地区。沈阳市已同世界上10个国家的11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国际旅游业迈上新台阶。2002年,开通了沈阳·吉隆坡国际旅游包机航线;抓住中日邦交30周年、中韩建交10周年的机会,先后组织了若干架次旅游包机;正式开通了沈阳?东京、沈阳?福冈航线。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3%;旅游外汇收入1.37亿美元,增长29.2%。 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运行平稳。年底全市拥有金融机构及网点1474 家。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为2274.2亿元,比年初增长1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3.8亿元,比年初增长14.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848.6亿元,比年初增长19.5%。全年银行现金累计收入5445.1亿元,支出518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8.7%。收支相抵,净回笼货币264.9亿元,比上年减少10.1%。全年证券市场成交额为1121.3亿元。其中,国家债券成交额296.8亿元,股票成交额793.6亿元。 保险业有新发展。到2002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及网点53 家,比上年增加12家;保险机构累计承保金额4375.7亿元,增长13.0%;保费收入42.9亿元,增长5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5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3.1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5.5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3.2亿元。 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投资再创历史新高。2002年,全市共完成城建投资额7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投资近10亿元对213 条道路进行改造,新建和改造道路长度265 公里,总面积751 万平方米,是沈阳城建历史上建设道路数量、总长度、总面积和总投资等四项指标最高的一年。到2002年末,全市市区道路总长度为1664公里,面积为2992.1万平方米。道桥建设和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全市道桥整修工程开工80项,完工65项。珠江桥设计方案在审批之中,公和斜拉桥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2%。年末,全市有永久性桥梁171座。 浑南开发区建设速度加快。区内120 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三区一城一带”已见雏形;863软件园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已经启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道路、桥梁、供热等45个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新建和改造扩建孵化基地13.4万平方米,创业中心、海外学子园在孵企业240 家,在孵高科技项目400个。2002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13个,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