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1 吕梁市统计局

邮政业务总收入16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电话用户50.1万户(固定),较去年减少3.3%。

年末,吕梁市有庞泉沟、薛公岭、团圆山、黑茶山、尉汾河5个自然保护区;关帝山、交城山、安国寺、柏洼山4个国家森林公园;北武当、碛口2个风景名胜区;13个星级饭店;2个四星级饭店。2008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40.9万人次,同比增长22.0%;实现旅游总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4%。接待入境旅游者21238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25.7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业

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4.4亿元,同比增长56.4%,增收59.3亿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95.1亿元,同比增长64.4%,增收37.3亿;上划省级收入完成14.1亿元,同比增长58.5%,增收5.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5.1亿元,同比增长43.8%,增收16.8亿元。

分县市情况看,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9.2亿元(含县上划),同比增长43.2%。13县(市、区)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62.2亿元,同比增长57.3%。

2008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执行10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4%,增支25.7亿元。其中:教育执行24.5亿元,增长35.4%,增支6.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执行2亿元,增长33.1%,增支0.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执行9.2亿元,增长28.3%,增支2亿元;医疗卫生执行6.8亿元,增长35.1%,增支1.8亿元;农林水事务执行9.7亿元,增长38.2%,增支2.7亿元。

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782.53亿元,同比增长41.28%;各项贷款余额为197.66亿元,同比增长11.10%。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229.10亿元,同比多增136.43亿元,新增额为历年来增加最多的年份;各项贷款增加20.76亿元,同比减少2.55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8年,全市科技进步指数达到7.1%,比去年增幅0.7%;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2.5件,较去年同期增幅300%。全市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40%,比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年底,已经建成省市县级科技示范园区120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7个,县级111个。

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职成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2180多人次,转移就业6210余人;已验收省级示范高中10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9%。高考二本以上达线数为4808人,排名全省第4   位;

年底,全市共有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30家,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45家,娱乐场所99家,网吧213家,演出团体40家。《交城滩羊皮鞣制工艺》、《柳林盘子会》、《孝义汉族传统婚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柳林县文工团排演的《盛世华章》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相约中国2008年墨尔本新年文化活动”。孝义、汾阳、中阳、柳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780个(包括政府主办机构、民营医院、诊所、村卫生所),其中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数3311个,达标数2481个,合格率74.9%。其中,县级卫生机构51个,达标数32个,合格率62.7%;乡镇卫生院151个,达标数119个,合格率78.8%;村卫生所3109个,达标数2330个,合格率74.9%。医生总数为11585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31人;病床总数896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56张。全市1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市区覆盖率达100%,覆盖农村居民288.8万人,参合农民262.2万人,参合率90.8%。“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4.3%,结核病人治愈率达85%以上,碘盐覆盖率96.3%。

2008年共兴建各类体育场馆975个、体育健身路径100条,总面积达613平方米,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02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净增0.17平方米。2008年,全市基层共组织大型活动216次,大型比赛32次;基础体育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新增体育协会30个,体育俱乐部2个,体育指导站75个,全年投入体育活动和设施建设的总资金达0.56亿元。

九 、人口和人民生活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市总人口为359.8万人,比去年增加2.2万人。其中男性、女性各占总人口的52.0%、48.0%。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128.8万人和231.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8‰,死亡率为6.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3‰。

2008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3464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772.5元,增长19.0%,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源于财产性收入和投资渠道的拓宽。据统计,人均财产性收入327.3元,同比增长90.9%;人均经营净收入1366.7元,同比增长203.3%;人均转移性收入3202.7元,同比增长53.0%。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增长15.2%,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270.3元,增长21.0%。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交通和通信比去年同期增长139.6%,居住类增长63.0%,占到消费总支出的33.6%。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3.7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注册登记完成再就业1.36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5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7万人和11.2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9万人。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2万人、3.2万人。

十、环境保护

年末全市有环境监测站14个,其中有资质的5个,有监测能力的5个。

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61%,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45%,市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7.8   万平方米(不包括三山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34.2%,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6.6%,同比增加1.4%。

监测结果表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累计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354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6.7%(366天)。

注:1、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