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万盛区统计局 (2008.3.20)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争创资源型城市转型先进典型,加快“两基地一城市”及和谐万盛建设,届首之年实现了地区经济提速升位,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创20年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351元,比上年增长17.2%。三次产业比为14.7:43.6:41.7。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2007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3942万元,比上年增长129.3%,剔除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后为191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其中一般性财政收入17766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增值税5057万元,比上年增长32.3%,营业税3053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剔除土地出让金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65207万元,比上年增长65.9%,剔除不可比因素后为50760万元,增长29.1%,其中一般性预算支出457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44.0%、30.2%。 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与全市有较大差距;历史欠帐多,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缺乏大项目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旅游带动作用还不够强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恢复性发展。2007年,我区农村经济克服了“百年旱灾”影响,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亿元,其中:农业2.05亿元,林业0.58亿元,牧业1.01亿元,渔业0.1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2亿元,其中:农业3.01亿元,林业0.83亿元,牧业2.13亿元,渔业0.18亿元。粮食产量5.31万吨,比上年增长26.6%,其中:水稻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玉米产量1.09万吨,比上年增长5.0%;小麦产量0.41万吨,比上年增长65.1%;豆类作物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6.0%,薯类作物(折粮)产量1.24万吨,比上年增长56.0%。蔬菜产量13.7万吨,比上年增长9.6%;油料产量1420吨,比上年增长25.7%;水果产量3285吨,比上年增长24.8%;肉类产量1.07万吨,比上年下降9.2%,其中猪肉产量0.84万吨,比上年下降14.8%;水产品产量1753吨,比上年增长9.6%。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四旁(零星)植树82万株,封山育林467公顷;苗木基地育苗129万株,育苗面积30公顷,其中当年新增育苗面积10公顷。年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2.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2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839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0.83万吨。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60公顷,年末实有灌溉面积2380公顷。 乡镇企业稳步增长。2007年全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23万人,完成总产值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价)19.7%;实现增加值6.28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价)23.6%;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实现利润1.37亿元,比上年增长69.6%。 三、工业 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6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完成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加7.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2007年,原煤332万吨,比上年减少1.2万吨,下降0.4%(其中区属原煤113.4万吨,比上年减少3.82万吨,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水泥27.47万吨,比上年增长2.1%,钢化玻璃88.6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9%,夹层玻璃6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0%,机制纸2.08万吨,比上年增长13.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2.13亿元,比上年增加6.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实现利润1667万元,比上年下降60.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1.5%,比上年上升14.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7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6亿元,比上年下降39.6%,其中建设和改造投资12.83亿元,下降43.4%,房地产投资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工业投资完成9.65亿元,同比下降54.3%。施工房屋面积21.57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施工面积9.5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0.2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再上台阶。2007年,新签订项目(合同)43个,比上年增长1.7倍,区外资金合同金额4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倍,当年区外客商直接投资11.38亿元,比上年下降18.0%。 五、城市建设 市政环卫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道路长度达44公里,实有铺装道路面积48.59万平方米,其中人行道12.76万平方米。年末城市路灯4810盏。排水管道长度达48.15公里,供水管道长度172公里,全年供水总量730万吨,其中生活用水量302万吨,天然气供气量892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量459万立方米。年末拥有环卫专用车13辆,其中洒水车3辆。拥有公共厕所98座,其中城区21座,公共垃圾站7座。 城市园林绿化取得新成绩。年末园林绿地面积24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47公顷;绿化覆盖面积247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47公顷;开放公园2个,面积36公顷,游园人数128万人次。 六、交通运输、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货运量2219万吨,比上年增长72.0%,其中公路1879万吨,比上年增长84.4%;客运量11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4%。年末全社会民用汽车拥有量21680辆,比上年增长48.5%,其中私人汽车2200辆,比上年增长46.7%。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7年年末拥有通信基站312个,拥有固定电话用户(含分机和小灵通)5.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0.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640户。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9054万元,比上年增长5.0%。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完成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加强旅游合作与宣传,黑山谷景区被评为“重庆映象·巴渝新十二景”,全年旅游到港126.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其中进入景区54.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旅游直接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门票收入1964万元,比上年增长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