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区人大一届三次会议确立的各项工作目标,按照“两个率先”和“高速度发展、高水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率运作”的工作总要求,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 一、经济运行 2003年全区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据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02亿元,增长2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380美元。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4:55.7:38.9调整为4.5:56.5:39.0。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1.66亿元,增长55.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3%,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全区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1 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35万亩,共调减7.5万亩,新增瓜果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总规模达3.1万亩;新增花卉苗木面积1.1万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8467公顷,全区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46.8%。为适应城市化的发展,奶牛养殖有外移的趋势,全区奶牛存栏为5760头,比去年底减少1000头;新建扩建了苏太猪育种中心、吉林梅花鹿、林地养鸡、水生花卉等一批特色种养殖基地。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全区现有苏州市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有5只农产品被国家食品办公室定为绿色食品。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开始启动。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粮食 吨 57989 -31.0 油料 吨 2137 -27.8 生猪出栏数 万头 14.39 -2.4 水产品 吨 38000 -1.3 #养殖水产品 吨 36906 -2.9 奶类产量 吨 25210 8.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新增绿化面积2.2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1356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11913吨,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4万千瓦。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外资、民资的共同推动下,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均创新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9.3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215.42亿元,利税总额18.83亿元,分别增长19.5%、19.7%和26.8%,工业用电10.78亿千瓦时,增长54.9%。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质量提高,产、销、利在保持同步增长的基础上,利税增幅分别高出总产值、销售收入增幅7.3个和7.1个百分点,产销率高达96.5%。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如下: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万千瓦时 17737 9.0 成品钢材 吨 155779 19.8 水泥 吨 440000 -8.6 服装 万件 1541 9.6 化学纤维 吨 223575 49.6 化学农药 吨 5883 27.8 铝材 吨 17927 25.3 塑料制品 吨 38041 -31.6 全区建筑业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行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生产经营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施工面积190.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9.2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90.1%和93.4%,完成施工产值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5%。 交通运输 全区继续加快交通建设。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7亿元,新建公路61.33公里,改建公路18.56公里;新建桥梁62座,以“五纵五横两联”的骨干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