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按照 “四新”的工作总要求,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 一、经济运行 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由上年的28053元增加到3494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4200美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仍是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68.41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40亿元,增长21.8%。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4.5:56.5:39.0调整为3.8:57.3:38.9。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5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1.6%和54.2%,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8%,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 全区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由年初规划的6.25万亩增加至7.96万亩,全区粮食复种面积10.67万亩,总产量5.06万吨。全区培育各类农业基地20个,申报绿色食品公司5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26家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01亿元,增长15.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共投入绿化资金3.8亿元,新增各类绿化面积2.82万亩。完成农田水利投资1500万元,农田水利总土方118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09公里,结合河道疏浚,加高加固圩堤55公里,新建和改建圩区“三闸”22座、排涝站25座、灌溉站7座,配套挡墙护坡39.2公里。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1411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10913吨,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3万千瓦。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粮食 吨 50566 -12.8 油料 吨 2242 4.9 生猪出栏数 万头 11.8 -18.0 水产品 吨 30215 -20.5 #养殖水产品 吨 29157 -20.9 奶类产量 吨 23000 -8.8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外资、民资的共同推动下,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均创新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0.20亿元,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53.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4%和28.5%。私营经济加快发展,外资企业主力作用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私营工业总产值107.71亿元,三资工业总产值44.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和41.0%。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0.13亿元,利税总额24.52亿元,利润总额13.30亿元,分别增长30.4% 、20.2%和19.3%,产销率高达96.8%,工业用电12.74亿千瓦时,增长18.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如下: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品产量 比上年±% 发电量 万千瓦时 28005 57.9 成品钢材 吨 183001 17.5 水泥 吨 694820 57.3 服装 万件 1538 -0.2 化学纤维 吨 297035 32.9 化学农药 吨 6619 12.5 铝材 吨 20600 14.9 塑料制品 吨 35801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