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施工面积190.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3.12万平方米,实现施工产值14.12亿元。 交通运输 全区积极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70亿元,新建、改建公路里程17.26公里,新建桥梁56座。太阳路和元和塘、鹤溪大桥、铁路下穿立交全线通车,澄阳路北沿、广千路等市政路相继建成,基本形成了“五纵五横两联”的骨干交通体系。相继改建了3条公交线,新辟了3条区间公交线,全区10个乡镇全部实现了公交化。 国内贸易业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幅度进一步加大,汽车、旅游、住房、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产品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消费需求扩张和消费水平提升的条件下,消费品销售保持稳中有进。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4亿元,比上年增长30.4%。专业市场交易秩序不断规范,交易活跃,全区蠡口国际家具城、中翔家电及装饰材料城、怡城花卉展示中心等10家特色专业市场实现交易额60.4亿元,增长15.3%。 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业务增长迅速,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122.40亿元、75.45亿元和101.8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5.93亿元、11.19亿元和31.0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5.0%、17.4%和43.8%。 随着企业和居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全区保险业发展态势良好,人寿、人保、太平洋保险等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险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开发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供求矛盾得到缓解,价格走势趋稳,开发总量快速上升。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9.0%;商品房施工面积143.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7 %;商品房销售面积22.15万平方米,销售额4.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5%和67.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1.1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1%。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打造服务型政府成效显著,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区以《行政许可法》作为指导原则和根本依据,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强化后续监管,确认并公布具备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36个。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区属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制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转企工作已经启动,水产养殖总场转企改制顺利推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投入运行,朗力福保健品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新燕集团、上声电子等企业启动了上市准备工作。农村“三大合作”改革继续推行,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14个,专业合作社2个。 对外贸易 全区对外贸易承接上年的高速发展态势,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36亿美元,增长60.4%,其中:出口4.38亿美元,增长69.2%。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3.49亿美元,自营企业出口0.8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1.3%和41.7%。对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洲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97.8%,其中对亚洲出口额1.52亿美元,增长56.9%;对北美洲出口额1.33亿美元,增长168.1%;对欧洲出口额0.68亿美元,增长62.4%。 利用外资 全年新增注册外资8.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5%,实际利用外资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8%;共引进外资项目151个,增资项目53个,单个项目注册外资541万美元,同比增加102万美元。三资企业上缴“两税”为2.67亿元,增长41.1%,占全区入库“两税”的28.5%。建区以来累计批办三资企业610家,注册外资达24.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3.05亿美元。 民营经济 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170家,个体工商户8796户,当年私营个体新登记注册资金28.21亿元。2004年末,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发展到4968户,注册资金77.66亿元;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户数发展到19118户,注册资金6.78亿元,从业人员分别达到6.74万人和4.86万人。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61亿元,增长109.3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3.4 %。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工业产值252.95亿元,增长27.9%,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4.3%;私营个体经济上缴“两税”4.40亿元,增长38.5%,占全区入库“两税”的46.9%,上缴地税2.14亿元,增长67.2%,占全区入库地税的47.5%。 吸引内资 全区继续实施“内外并举、双向驱动”的发展战略,引进内资快速增长。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34个,内资项目注册资本4.40亿元,其中外地注册资本3.92亿元,实际到帐资金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0.5%。 三、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区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开发,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1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只;新增省级以上星火、火炬项目12只;申请专利535项,授权专利315件,苏州市相城科技创业园、苏州市相城区脱颖科技创业园已挂牌开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苏州相城汽车主要零部件产业基地已经省科技厅批准,报国家科技部审批。全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继续扩大,年末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118人。 教育事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新阶段。全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7.5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6.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36%,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全区小学在校学生2.1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46万人。区实验小学、阳光天地幼儿园、太平中学、陆慕中心幼儿园相续完工,学校布局和优质化建设继续推进。全年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1.5亿元。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文化体育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开展了“情系五月,爱满相城”大型慈善义演、举办了“阳澄清波”勤政廉政专题文艺演出、组织了庆祝全国二十个教师节专题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掀起了城乡全民健身的热潮,举办了相城区首届全民运动会。卫生事业有了新进展。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象北桥庄基社区服务中心那样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外来人员提供社区服务的新型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我区启动;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参保率达92.1%。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32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75人,卫生机构医疗床位721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