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社会保障 全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138人,增长34.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792人,增长37.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5111人,增长41.4%,覆盖总人数达25.35万人,覆盖率为93.6%。继续开展弱势人群的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区低保发放人数3431人,其中城镇居民174人。年末全区养老服务机构10家,床位达469张。 四、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投资项目清理工作取得成效,投资结构得以优化,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状况得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呈高开低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11亿元,增长11.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4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3%;国有经济投资17.74亿元,下降27.5%;三资企业投资22.19亿元,下降28.9%。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2亿元,增长159.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6.66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2.94亿元,增长25.3%,增幅高于全社会14.1个百分点。 建设与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工作全面展开,“一核三片”的城市建设用地具有了分区的深度规划,重点研究三个片区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调整完善了盛泽荡建设用地的布局、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区环卫设施、停车场、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新建道路加油站布点等规划。以规划为龙头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完善城区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聚集、辐射、带动功能。以公共绿地、路桥绿化为重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3.4%,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完成区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区行政中心全部行政事业单位接入电子政务网,实现与苏州市政务网无缝对接,投入48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区各机关、垂直部门、各镇(区)的电子办公室系统。完成了以“绿相城、水相城”为主题的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 环境保护 以阳澄湖、太湖水源水质保护为重点,全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加强重点行业环境整治工作。对阳澄湖东湖17家污染严重超标的企业实施关闭。结合“引江济太”工程,对西塘河两边的三家奶牛场进行了限期搬迁,削减氮、磷污染。渭塘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已完成省级规划评审,湘城污水厂的二期工程扩建已经全部结束。引导相城经济开发区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论证的基础上,整合区域资源,逐步向生态工业园转变。查纠各类环境违法行为63起。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和就业 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区出生2732人,出生率为8.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年末总人口为343275人,比上年增加3756人。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实现了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再就业援助基地等各项优惠措施,扩大了特困人员的再就业。全年共免费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和下岗失业人员招聘专场27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0822个,为2188名下岗失业人员达成了录用意向,700人次享受了再就业优惠政策,为242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55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人民生活 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给城乡居民带来更多实惠,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7元,分别增加1944元和763元,增幅分别达到19.6%和11.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4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2.21万元,比上年增加0.31万元,增长16.3%。 市场物价 全年价格水平总体持续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5.0,分类指数6升2降,食品类价格涨幅较高。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及通讯、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1.6%、1.1%、2.5%、2.8%、0.3%和6.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4.3%和1.3%。分类价格指数(上年为100)如下: 类 别 2004年 2003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0 100.8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5.4 102.6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9 100.4 一、食 品 111.6 103.2 #粮 食 143.7 104.1 油 脂 111.5 111.3 肉禽及其制品 118.9 105.2 蛋 122.4 101.9 水产品 115.8 98.9 菜 89.4 108.5 # 鲜 菜 87.6 109.3 二、烟酒及用品 101.1 99.5 三、衣 着 102.5 101.6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8 96.6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5.7 103.0 六、交通和通讯 100.3 94.3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8.7 98.5 八、居 住 106.1 100.9 # 水、电、燃料 105.9 101.7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要素制约加剧,城市化进程需进一步加快。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够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按期全面实现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