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局

1、小学 所 97  0.0

2、普通中学 所 82  -1.2

3、中专 所 1  0.0

二、在校学生数 人 252804  3.8

1、小学学生 人 174339  1.4

2、普通中学学生 人 75578  9.7

3、中专学生 人 2887  9.7

三、专任教师数 人 12554  8.9

四、高考上线人数(大专以上) 人 2135  7.6

五、幼儿园数 间 187  7.5

在园儿童数 人 43620  17.2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2008年末全区影剧院2家,电影观众达到3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有线电视用户46万户,比上年增长5.0%。公共图书馆(室)110家,藏书286万册,比上年增长10.9%。卡拉OK歌舞厅99家,比上年减少31.7%;书刊零售点149家,比上年增长2.8%;音像制品零售点163家,比上年增长5.2%。

全区拥有全民健身广场78个,标准体育馆26个,标准体育场65个。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全区体质测定总体合格率为88.8%,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4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75间,比上年增加5家。医院实有床位2391张,比上年增长9.9%。卫生工作人员90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95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13.5%。全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796.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全年每诊疗人次费用为106.31元,比上年增长2.0%;每出院者费用3600.11元,增长6.9%。

表10、2008年卫生事业情况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本年 比上年增长(%)

一、医疗机构数 间 642 -2.3

二、医院床位数 张 2391 9.9

三、卫生工作人员数 人 9013 11.9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人 6952 13.5

其中:执业医生 人 2167 4.4

注:1、人员数据含聘用人员。

2、民营医院未统计筹建单位。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全区公路总长度758.85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88.921公里;高速公路94.389公里。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为11714.6公顷,比上年增长37.9%。公园数达到123个,比上年增加15个。市政道路长度为2044.27公里,增长67.4%。全年供电量达136.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9%;自来水供应量达4.21亿吨,增长0.2%。

全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585,比上年下降0.168。二氧化硫日平均值为0.01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降低0.00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季日平均值为0.04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降低0.01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季日平均值为0.076毫克/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004毫克/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198.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0万人。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为37.69万人、非户籍人口为161.06万人。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76.85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总支出为20086.71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消费性支出16521.65元,减少1.3%。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讯等四类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4.5%、下降2.9%、下降19.6%和下降14.4%。

表11:2008年居民生活情况

项目名称 2008年(元) 比上年增长(%)

一、家庭人均总收入 24668.34  9.6

其中:可支配收入 23876.85  9.2

二、家庭人均总支出 20086.71  -3.9

(一)消费性支出 16521.65  -1.3

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 4057.54  -9.1

(二)财产性支出 267.87  -26.9

(三)转移性支出 1645.28  -3.3

(四)社会保障支出 501.85  32.4

(五)购房与建房支出 1150.05  -33.1

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11.52万人,比上年增长97.3%;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81.13万人,比上年增长14.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81.61万人,比上年增长17.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68万人,比上年增长45.3%。

全年全社会慈善捐赠款达到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5%;民政事业费支出为6666万元,增长13.2%。社会救助人次达到4352人次,增长34.9%。年末全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08人,比上年减少1.5%。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调整以《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年鉴(2008)》为准。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本公报对部分数据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或四舍五入而产生差数均未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