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深圳市盐田区统计局

深圳市盐田区统计局

(2005年4月6日)

2004年,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委二届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坚持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综合经济

经济实力: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04年,本区生产总值118.76亿元(现价),增长19.8%,高出预期发展目标1.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72962元,增长12.9%。

产业结构:“二、三产业”并重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0.03亿元,下降21.7%;第二产业增加值45.15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73.58亿元,增长2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04∶38.78∶61.18调整为0.03∶38.02∶61.96。港口服务业仍是推动盐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48.20万标箱,增长19.0%。全区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55.90亿元,增长25.0%,对本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6.9%。

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合理增长。区级财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7.07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6.69亿元,增长16.6%。四大主体税种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继续快速增长,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保持稳定,辖区全年共完成营业税49293万元、个人所得税22383万元、企业所得税21868万元、增值税21034万元。

区级财政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9.51亿元,增长15.0%,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加大了城市建设维护、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00亿元,增长17.7%;教育事业费支出1.07亿元,增长16.0%;行政管理费支出1.43亿元,增长0.07%;公检法司支出1.14亿元,增长15.7%;城市维护费支出0.66亿元,增长1.06倍;卫生事业费支出0.37亿元,下降9.2%;社会保障支出0.25亿元,增长19.5%。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5.65亿元,增长1.6%;新增固定资产24.16亿元,下降49.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6.33亿元,下降22.3%;房地产开发投资17.32亿元,增长1.22倍。基本建设中,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是主要投资行业。其中,盐田港一、二期码头设备购置、三期码头续建、以及西港区泊位工程共完成投资18.57亿元;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完成投资3.61亿元。

资金来源以社会投资为主。全年在建项目到位资金64.90亿元。其中,市区两级政府投资7.79亿元,增长1.90倍,占全部资金来源的12.6%;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27.12亿元,减少46.9%;国内贷款9.67亿元,增长23.1%;利用外资8.91亿元,增长2.52倍;上年度结转资金2.90亿元,增长2.4%。

经济运行中,工业产值依赖于几家大企业,易于波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用地不足,企业外流逐渐显现;港口服务业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依然较弱。

二、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农业产值继续减少。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就业结构的改变,我区种植业、林业、渔业产值持续减少。200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30万元(现价),实现农业增加值313.29万元,减少21.7%。全年蔬菜复种面积400亩,减少20.0%;蔬菜产量480吨,减少20.0%;花卉种植面积168亩;盆栽观赏植物产量21万盆,减少8.7%;水产品捕捞量72吨,增长10.8%;人工造林1410亩,减少59.3%;幼林抚育作业5910亩,减少36.3%。

工业: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304.99亿元(现价,下同),产品销售率100.4%,实现工业增加值36.60亿元,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占本区生产总值的30.8%,与上年基本持平。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86亿元,增长23.7%。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7.14亿元,增长10.8%。受国际市场美元贬值、金价大幅上扬影响,黄金珠宝加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达4.00亿元,增长75.3%。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算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计算机主板 万片 1696.82 -16.0

计算机主机 万台 53.78 -14.7

计算机显示器 万部 703.21 45.8

电子元件 万只 9034 29.0

程控交换机 门 874 -82.1

玩具 万元 92698.7 75.4

钟表 万只 1078.0 18.7

服装 万件 2942.39 7.4

皮鞋 万双 449.0 67.1

塑料制品 吨 4799.3 15.7

纸制品 吨 945 69.4

多色印刷品 万令 31.02 31.7

自来水 万吨 1787.49 11.2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推动全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三资”企业工业增加值33.18亿元,增长16.6%,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7%,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6.5%。

工业产品出口增长的同时,外销比重继续微降。全年工业出口产品产值262.59亿元,增长15.5%,占工业总产值的86.1%,下降1.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年末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统计数),全年实现利税总额7.40亿元,增长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6.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187.5%的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83566元/人,增长25.1%,低于全市127367元/人的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7家亏损,亏损额14131万元。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5.0%。房屋建筑(含商品房)施工面积99.08万平方米,增长10.1%;竣工面积23.51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74.87万平方米,增长72.9%;竣工面积21.20万平方米,增长22.9%;销售面积21.69万平方米,增长45.9%。

商业、餐饮业:消费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8亿元,增长11.5%,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91亿元,增长11.0%;饮食业销售额4.67亿元,增长12.6%。受油价上升的影响,辖区石油及其制品类销售额大幅增长,达4.37亿元,增长60.9%。

旅游业:游客人数大幅增加。辖区四个主要旅游景点全年接待游客1054.41万人次,增长27.5%,增速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其中,大梅沙海滨公园接待617.48万人次,增长22.0%;中英街接待182.00万人次,增长67.7%;明斯克航母世界接待118.79万人次,增长2.0%;小梅沙旅游中心和海洋世界分别接待75.59万和58.18万人次,增长48.6%和37.1%。年末辖区有宾馆酒店17家,其中星级酒店4家。宾馆酒店日平均开房率44.3%,降低0.4个百分点;接待过夜游客31.74万人次,增长41.7%,其中国内游客28.80万人次,增长42.4%;国际游客2.94万人次,增长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