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局 2006年4月17日 2005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区的经济实力和区域地位显著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面建设和谐龙岗、效益龙岗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经济发展冲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5亿元,同比减少20.1%;第二产业增加值6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309.40亿元,增长14.1%,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0.43:66.31:33.26。“十五”时期,我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6%。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涨幅分别比去年同期低0.1个和0.2个百分点,市场物价进一步趋稳。 年末全区单位从业人员123.53万人。全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6.46万人。促进3172人实现再就业,实际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全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9%,控制在年初计划的2.5%以内。 全年税收收入总计为1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国税收入为5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地税收入为51.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制约发展的水电路问题依然存在;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工业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的生产与效益没有同步增长。 二、农业 实现农村城市化以后,在农业用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努力发展科研型农业和异地农业,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37亿元,比上年减少14.6%。年末耕地面积1.84万亩,比上年减少10.5%,其中水田1.75万亩,比上年减少10.8%;旱地0.08万亩,减少4.9%。 全区花卉种植面积4800亩,产值1.44亿元。成功种植了转基因抗虫棉花、转基因花卉等科研作物。杂交水稻试验田达到了小面积亩产850公斤的历史新高。成功地在河源、惠州等地建设了异地“菜篮子”生产基地1万亩,年供应龙岗市场5万吨蔬菜。在河源安排的“准两优527”迟春制种项目通过了该市农业局的验收。 特色养殖业继续发展,家禽、家畜种苗培育初具规模,年产种猪苗5.5万头,产种鸡5000万羽。大鹏下沙、葵涌官湖、南澳南渔村等鲍鱼场合计年产鲍鱼达200吨。 区内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面积达3100亩。区外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17个,面积达1万亩,年产蔬菜5万吨。认证无公害猪肉生产基地4个,年产量10万头。认证无公害水产基地4个,面积3855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9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5.30亿元,增长2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8%;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3.9%;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0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他经济企业实现增加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85.5%。 重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增加值占64.9%,达34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而轻工业增加值占35.1%,为18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支柱行业稳步发展。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大产业分别完成产值654.35亿元和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9%和15.3%。 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产值上亿元企业有196家,合计实现产值1260.39亿元,同比增长22.8%。产值上十亿元企业有20家,合计实现产值80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5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减少。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5.73亿元,比上年减少10.7%。产品销售率为98.61%,与上年持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76%,比上年下降19.2个百分点。 2005年,在我区注册的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共38家。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82.65亿元,增长53.0%;房地产投资63.78亿元,增长9.9%;更新改造投资22.13亿元,增长22.1%;其他投资16.68亿元,减少28.5%。 从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5%;第二产业投资152.14亿元,增长61.1%;第三产业投资133.30亿元,增长11.1%。工业投资126.55亿元,增长49.9%,其中制造业投资71.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增速减缓8.3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金属制造业投资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倍;电气机械业及器材制造业投资13.79亿元,增长8.7%;通讯、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25.16亿元,减少15.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3.7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商品房销售面积222万平方米,增长8.7%;其中,商铺面积为19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单价为5437元/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1.02亿元,增长14.7%;餐饮业零售额21.27亿元,增长14.9%。 限额以上商业企业销售总额为144.4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84.22亿元,增长11.8%;家电和音响器材类销售4.75亿元,增长35.9%;食品饮料烟酒销售额30.47亿元,增长22.0%;服装鞋帽纺织品销售额1.90亿元,增长27.9%;日用品销售额2.11亿元,增长41.7%。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购进总额为115.92亿元,增长1.3%。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连锁店增至44家,其中,零售连锁达到22家,餐饮连锁22家。新增百安居、岁宝百货、德众五金商贸、新一佳九州店和吉之岛龙岗店等大型商业网点5个,增加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3.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总额为138.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进口总额74.97亿美元,增长5.3%。出口中,全年加工贸易出口额106.25亿美元,增长9.1%;一般贸易出口额为32.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