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回升,国内经济稳步增长的环境中,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的总体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齐心协力地开展各项工作,使我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城市环境进一步美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3.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22.7%,高出预期目标5.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05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37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96亿元,增长28.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79.0∶20.9。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业推动,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增长分别贡献了17.0和5.7个百分点。随着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投资和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幅达28.5%,高出第二产业增幅7.2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情况稳定。2002年全区年末就业人数为6.42万人,比上年增加3866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4万人,增长4.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7万人,增长15.0%。三次产业劳动结构为0.02∶78.6∶21.4。通过积极落实我区就业与再就业政策,加大全区劳动安全监察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障了城区居民的充分就业。2002年全区共安置失业人员210人;完成职业培训2798人,技能培训464人;引进各类人才160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空间不足,我区土地资源匮乏,新的增长点较少;交通不畅,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疏港交通、过境交通和市政交通混杂;居民消费能力有限,旅游设施不配套,旅客停留时间短,未能有效拉动消费需求,营商环境欠佳,使我区消费水平增长乏力。 二、农业 由于我区农地有限且在逐年减少,生产成本持续升高,造成生产经营越来越难,主产蔬菜产量持续萎缩。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56万元,比上年增长4.8%;实现农业总产值939万元(当年价),比上年增长18.9%。 全年蔬菜复种面积为1400亩,比上年增加7.7%;蔬菜瓜果产量为1440吨,比上年下降7.7%。另外,由于2002年是荔枝收成的大年,荔枝产量较上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全年水果产量为80吨,增长了1.6倍,其中荔枝产量为72吨,增长2.4倍。 畜牧业生产受特区内禁止饲养禽畜的影响,已基本退出我区经济。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043亩,比上年增长3.3%;全民义务植树18000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35.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轻工业产值完成42.55亿元,比上年下降14.2%;重工业产值完成193.35亿元,增长32.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100.1%,产销衔接较好。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电脑主机、电脑主板等高新技术产品仍是我区工业产品的主体,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8.7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0%,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黄金珠宝加工业初具规模。黄金珠宝大厦正式投入运营,周大福、谢瑞麟等众多知名珠宝企业入驻,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黄金珠宝批发零售市场。2002年,黄金珠宝加工业完成产值17.6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5%。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仍然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1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92.3%。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略有提高,但部分指标有所下降。2002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74,比上年提高了3.31个点。七项考核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7.37%,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2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2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5%,工业劳动生产率为62748元/人,这五项指标均比上年有所改善;而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0.51%,资产负债率为64.44%,这两项指标则比上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未能与工业生产同步增长,与全市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中,亏损企业21家,比上年多2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752万元,比上年下降70.2%。工业利润总额增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共实现利润总额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8.43亿元,同比增长25.7%。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8.04亿元,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4.11亿元,增长24.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达32.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7%。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2年我区确定了33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资8.83亿元。其中7个竣工项目中,碧海蓝天明苑、心海月雅居等项目已竣工,区行政文化中心、大梅沙水云间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大梅沙愿望塔、区体育中心正在加紧施工。15个新开工项目中,梧桐山盘山公路改造工程已顺利完工通车,区行政文化中心智能化系统工程已完成95%;中兴通讯(大梅沙)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施工中,其他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工作。6个续建项目工程均按计划进行,其中50号小区安居工程、小三洲公路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川大旭飞苑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精茂电脑生产基地的新厂房主体已完工。5个前期筹建项目中,深圳市军事仿真游乐园、三洲田茶山生态旅游区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另外三个项目正在抓紧可行性研究。 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梧桐山盘山公路改造工程、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扩建工程等项目已完工,南环路(海涛路段)、沙头角片区老住宅区地下燃气管网改造工程以及部分第二期同富裕工程等未完工的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五、商业 商业零售平稳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亿元,增长6.6%。2002年,通过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大力整顿和规范中英街、海鲜街经营秩序,以及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盐田区商业有所好转,尤其是饮食业表现明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餐饮业零售额3.25亿元,增长7.7%,其中盐田海鲜食街完成零售额1.14亿元,增长11.1%;商业零售额7.54亿元,增长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