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盐田人民在医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欧美经济增长放慢、全球IT行业增长率大幅下降的不利影响,继续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和“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和港口强区、旅游强区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教育、卫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1%,高出预期目标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04亿元,下降7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74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1亿元,增长35.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8:80.9:18.3调整为0.2:79.9:191。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业推动,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增长分别贡献了18.3和6.4个百分点,尤其是第三产业继续高速增长,增幅达35.2%,高出第二产业增幅12.8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情况稳定。2001年全区年末就业人数为6.03万人,比上年减少1003人,其中,年末户籍人口从业人数1.89万人,比上年增加了400人。通过完善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全年实现了210人再就业,使年末登记失业人数平降为441人,比上年减少了1271人,年末登记失业率为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工业和外贸出口的增幅有所下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有所下降;商业业态落后,消费不旺,旅游业对零售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矛盾突出。 二、农业 由于全区可用农地逐步减少,生产成本持续提高,造成生产经营越来越难,主产蔬菜产量持续萎缩。同时,由于主要生产企业外迁,渔业产值大幅下降,使农业产量降幅较大。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5万元,比上年下降76.8%:实现农业总产值790万元(当年价),比上年下降76.9%。 全年蔬菜复种面积为1300亩,比上年减少7.1%:蔬菜瓜果产量为1560吨,比上年下降7.1%。全年水果产量为31吨,下降71.6%。 畜牧业生产受特区内禁止饲养禽畜的影响,己基本退出我区经济。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010亩,全民义务植树3000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4%,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5%。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5.21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9.4%。其中,轻工业产值49.63亿元,比上年增长60.6%:重工业产值145.59亿元,增长9.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5%,产销衔接良好。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平稳。由于受国外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幅有所回落。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7.32亿元,增长8.7%,增幅比上年下降了13.3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为70.3%。 黄金珠宝加工业的优势逐渐显现。2001年,黄金珠宝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27.58亿元,比上年增长67.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4.7%,拉动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仍然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91.69亿元,增长21.3%,占全区工业的比重达98.2%。 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略有上升,但部分指标有所下降。2001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0.43%,比上年增加了8.56个百分点。七项考核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6.4%,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8.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2.0%,资产负债率为57.4%,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2649元/人,这五项指标比上年略有改善,而流动资产周转率仅有2.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5%,这两项指标则比上年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经济效益总体水平未能与工业生产同步增长,情况不尽人意,与全市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企业亏损大幅增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中,亏损企业19家,亏损企业亏损额5872万元,同比增长50.3%。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坚持“一企一策、规范操作”的原则,对区属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控股公司系统已有23家企业进行了改制或已进入改制程序,改制面达90%:东埔集团所属的8家企业已把企业整体产权转让给员工的形式,全面完成了改制。改制后的企业运作良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一些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全年区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782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圄定资产投资11.6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34亿元,增长5.5%:房地产开发投资3.31亿元,增长5.1%。在基本建设技资中,市、区两级政府投资4.4亿元(包括国土基金),主要投向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文教卫体项目。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1年区政府确定了37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投资7.10亿元。其中,黄金珠宝大夏、东埔福苑、东部阳光等项目基本完成:盐田海鲜批发市场、盐田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即将完成:中兴通讯(大梅沙)研发中心、精茂电脑生产基地等12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区行政文化中心主体顺利封顶,裕宏花园(一期)项目建设进行良好:川大旭飞苑、东埔海景花园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己准备动工建设。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运作之中。 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盐田“双拥”公园、区人民医院门诊楼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除中英街景观改造整体方案需待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落实执行之外,其余项目都己完成。 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全区房地产业日益兴旺。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8.32万平方米,增长18.7%:商品房销售率达61.7%:商品房销售均价7305元/米。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亮点,对GDP的贡献也在逐年增大。 五、商业 商业零售平缓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3亿元,增长6.8%。2001年,通过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大力整顿和规范中英街、海鲜街经营秩序,以及旅游业的持续迅猛发展,全区商业有所好转,尤其是饮食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商业网点少,业态落后,导致消费外流严重,零售贸易仍然发展平缓。全年完成饮食零售额3.02亿元,增长18.4%:商业零售额6.91亿元,增长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