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努力营造自然、法治、安定、人才和文化五大环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战略指导,大力发展辖区经济,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据统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9亿元,增长15.1%。在419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0.98亿元、320.67亿元、97.35亿元,比上年增长5.8%、15.7%和13.2%,三次产业的比例为0.23:76.5:23.27。工业仍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在全区15.1%的经济增长中,有12.5个百分点是工业拉动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也普遍受到影响,全球IT产业的滑波,导致计算机、通讯等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增长速度比上年有所减缓。一批“三来一补”企业订单减少和有部分“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影响了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用地紧缺,使一些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无法落户:工业用电的紧缺影响了全区的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不太理想。
现代农业稳定发展,“三高”农业初具规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蔬菜产量10500吨,荔技产量450吨,生猪上市5.2万头,水产品完成16430吨:花卉种植形势良好,全年种植1500亩。新的农业开发项目荔枝世界观光园建成开业。水产养殖业和花卉业增长较快,花卉种植业成为全区农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 高新技术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7亿元,增长17.5%,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5%,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6%。高新技术园区内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多达2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数目增加到105家,比上年增加22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0%。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78家,其中有10家已被市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园区、大学城、前海和留仙洞4个片区被列入市高新技术产业带,蛇口工业区己列入国家“火炬”创业园,南山软件园正式启动,南山作为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港湾大道建设顺利,白石洲等内涝点政治、西丽水库污水截排、东滨路改造、学府路西段等一批民心工程全面完工。南山医院住院大楼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南头古城广场、一甲村等旧改项目稳293步推进。商业文化中心区开发速度加快。高新园区、大学城、蛇口信息岛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大大地改善了全区的投资环境,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区建设进一步完善。 五、商贸披游 商贸业发展兴旺,旅游业略有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商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人人乐西丽分店、威尼斯酒店己经开业,深圳西部汽车交易市场正在规划设计方案,万佳百货已经签订正式合同,曼哈服装城也正在招商。全年新增商贸业营业面积4万平方米。旅游业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04万人次,增长1.8%,旅游业营业收入17.3亿元,增长5%。 六、财政 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税收收入17.2亿元。 全年财政支出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3%。 七、对外经济 成功地举办了“2001年深圳南山(香港)经贸推介会”,第三届“高交会”成交项目可观。全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30项,比上年增长35.3%,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6%,实际利用外资4.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5%。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0.2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3.67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1.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 八、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精神取得新的成绩。精神文明建设z进一步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涌现出一批文明单位、家庭和个人,四件文艺作品在全国获奖、一批作品获省、市奖,群众文化蓬勃开展,文化市场进一步规范。博士论坛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政治思想工作项目”。文物保护开发取得成果,屋背岭史前遗址的发掘产生重大反响。《南山日报》影响日益扩大。基层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充实,西丽体育文化中心和蛇口文化广场建成开放。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张,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 教育:科教事业快速发展。年末拥有中小学校55所,幼儿园103所:全区在校学生61538人,其中中学生14805人,小学生46733人。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组的全面督导验收,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区”,标志着南山区己率先基本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卫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区健康服务和初保工作稳步发展,医德医风逐步好转。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0家,病床位1145个:全年门诊量184万人次,治愈率为78.6%。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55.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76万人,比上年增长2.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1.7%:暂住人口38万人,比上年减少2.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8.3%。户籍人口出生率12.4‰,死亡率1.07‰,自然增长率11.32‰。 区属年末职工人数13.1万人,职工年工资总额283944万元,职工月人均工资1880.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