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深圳市宝安区统计局

(2007年6月6日)

2006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平安宝安和谐宝安繁荣宝安建设取得可喜成就的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使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00亿元,达到1520.00亿元,同比增长20.1%,总量和速度均居深圳市六区之首。其中,第一次产业增加值4亿元,同比下降17.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1015.00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工业为984.16亿元,增长25.8%);第三次产业增加值501.00亿元,同比增长12.0%。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例为0.26:66.78(工业为64.75):32.9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392元(折5761美元),同比增长16.9%。

经济增长方式有所改善。全区万元GDP耗电1403.06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9%;万元GDP耗水38.36吨,比上年下降4.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2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依法有序地淘汰了1597家不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腾出厂房面积147万平方米。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0.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到GDP的26.4%。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医疗、教育、环保、就业等工作稳步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突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年财政性卫生事业发展经费3.73亿元,比上年增长28.73%;财政性教科文卫体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22.97%;财政性环保投资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1.74%;财政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22.6%;主要引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8.7%;全区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0.98册。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6%。全年共有4331名户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消费市场稳定,价格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1.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1.5%,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主品牌产品较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资源约束趋紧,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制约的情况较为严重;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尚待加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加以妥善解决;人口总量大,流动性强,导致社会管理盲点多,需进一步探讨和采取更好的城市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重视和做好相关工作。

二、农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00亿元,同比下降23.7%。其中,种植业完成1.77亿元,同比下降36.1%;林业完成0.18亿元,同比下降24.6%;牧业完成4.46亿元,同比下降11.2%;渔业完成1.57亿元,同比下降37.3%;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02亿元,同比增长12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迅速。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77.87亿元,同比增长29.8%,总量和速度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其中,轻工业实现1245.77亿元,增长8.2%;重工业实现4132.10亿元,增长38.5%。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企业实现总产值30.67亿元,同比增长13.6%;集体企业实现总产值107.75亿元,增长4.5%;股份制企业实现总产值433.94亿元,增长26.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实现总产值4765.03亿元,增长31.3%;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0.48亿元,增长3.5%。

全年工业产品销售产值实现5178.7亿元,增长29.3%;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出口产值达4116.59亿元,增长34.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360亿元,同比增长3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2.9%,同比提高3.7个点;资产负债率68.97%,同比增长0.73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25%,增长0.35个百分点。

建筑的加速发展。全年全区有资质建筑施工企业46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333.17亿元,同比增长16.1%。

从资金来源渠道看,自筹资金176.57亿元,同比增长1.0%;利用外资59.99亿元,同比增长59.5%;国内贷款63.49亿元,同比增长16.2%;其它资金121.96亿元,同比增长34.9%。

从投资方向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58.87亿元,增长17.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6.90亿元,增长12.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6.53亿元,增长21.6%;其它投资完成10.87亿元,下降25.4%。从投资行业看,工业投资完成110.66亿元,增长21.7%;住宅投资完成135.95亿元,增长27.1%;公共设施投资完成63.90亿元,增长21.8%;其它投资完成22.66亿元,下降38.3%。

从国民经济生产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占了全区投资总额的32.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交通、环境、教育等民生行业的投资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长最快,比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调控初见成效。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126.53亿元,增长21.6%。全年商品房共销售26012套,同比下降13.1%;实现销售面积260.96万平方米,下降13.0%;销售金额实现221.73亿元,增长33.6%。出让土地总量为716.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65.27万平方米,下降17.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全年全社会拥有公路运输工具52984辆(汽车)。其中,载客汽车3918辆,载货汽车49066辆。全年全社会交通运输货运量达2590.58万吨,货物周转量达35.6万吨公里;全年全社会客运量达664.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36.7亿人公里;全年全社会公路集装箱运输量达22万个,货运量达868万吨。

邮电业发展迅速。全年通信交换设备容量达到123.65万线,固定电话用户数达100.16万户,宽带用户数达到22.53万户,累计完成通信建设资本性投资1.5亿元(不含由深圳市电信局主管的电信骨干网络建设投资)。其中,年度固定电话净增9.19万户,宽带业务净增7.05万户,市话通业务净增6.13万户。

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3.28亿元,同比增长23.9%;全年邮政汇款130亿元,同比增长80%;年末邮政储蓄收储余额达48.5亿元,全年净增1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