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旅游业发展良好。全年宾馆、酒店共接待过夜游客322.06万人次,同比增长24.6%。其中过夜国内游客234.97万人次,增长27.6%;过夜海外游客87.09万人次,增长17.1%。过夜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33.50万人次,增长52.2%;港、澳、台游客53.59万人次,增长2.4%。辖区宾馆、酒店全年营业收入19.48亿元,增长17.4%;旅行社营业收入20.70亿元,增长50.5%。全年宾馆、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63.3%,比上年提升8.2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继续加大,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158所,比上年增加2所。其中,成人教育学校1所,小学51所,均与上年持平;中学(含职业中学)16所,幼儿园90所,均比上年增加1所。全年共招收学生23234人,下降8%。毕业生人数23217人,增长13.2%。在校学生人数102754人,增长1.7%。其中,中学在校学生29858人,增长5.7%;小学在校学生58534人,增长3%;在园幼儿14362人,下降4.3%。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8.3%和88%。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碧波小学等5所学校被新评为省一级学校,年末全区共有国家级学校1所、省一级学校(园)21所、市一级学校(园)33所、区一级学校(园)17所。

科技投入加大。全年区财政落实科技三项经费为2900万元,增长8.2%。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数15家,累计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家。科技进步显著,有21个项目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高交会成果丰硕,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区组织参展项目18项,项目涵盖软件及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会上罗湖共签订项目83个,成交金额达到6.2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届高交会增长25.8%和10.7%。

九、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日益活跃。年末有区级文化馆1座,公共图书馆1座,艺术表演团体114个,全年参加演出节目1440次。社区文化活动活跃,共建立社区图书馆43座,组织了文艺演出等9趟“文艺专列”进入社区,共举办社区文艺活动1282场次。文化创作精品层出不穷,共获各类奖项81个,其中省级以上奖项26个,小品《悄悄话》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二等奖,散文《小巷啼声》和水彩画《希望金凤凰》分别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和铜奖,器乐演奏《金色的田野》获国苗奖全国儿童艺术表演赛一等奖和第四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三等奖,小品《一张纸条》获广东省第七届宣传文化精品奖。

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7个(含个体、私营),其中: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防治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门诊部(所)4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09人,增长12.6%。其中执业医师1080人,增长12%;注册护士790人,增长36.2%。卫生机构病床数423张,增长0.7%。全年医院门诊总人数156.9万人次,增长14.9%;入院总人数15287人次,增长6.3%;治愈率72%,上升0.6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区扎实推进健康城区创建活动,普及社区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多项不同形式的运动会和国际网球比赛等体育赛事。被评为广东省体育先进区。全年共举办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64次,增长128.6%。体育健儿获各类比赛奖牌29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1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年末常住人口79.96万人,比上年增长4.3%。其中,户籍人口33.27万人,增长5.9%,占常住人口的41.6%;暂住人口46.69万人,增长3.2%,占常住人口的58.4%。户籍人口中,出生率为9.65‰,死亡率为1.44‰,自然增长率为8.71‰,计划生育率为98.6%。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成效显著,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八连冠,被评为市“第二届计划生育模范区”。

职工工资和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0.83亿元,增长15.2%;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37371元,增长4.8%。辖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728.74元,增长8.8%,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5%;居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17376.12元,增长6.5%,增幅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支出增长14.6%,医疗保健类支出增长64%,交通类支出增长23.9%,文化娱乐用品类增长24.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9%。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征收社会保险费7.29亿元,同比增长60.2%。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9万人,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7万人,增长23.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2万人,增长25.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1万人,增长24%。

十一、环境保护

城市噪音控制良好。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6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8.8分贝,均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合格率79.5%。空气质量有所下降,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值均比上年增加,分别为0.025mg/m3、0.073mg/m3和0.073mg/m3,相应增长8.7%、62.2%和10.6%。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水资源净化力度加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绿化规模扩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6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1.75%。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经济指标为辖区统计口径,社会指标按原口径统计,其中卫生、教育事业统计只包含区卫生局、教育局所能管辖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