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59间,其中中学14间,小学45间。中学在校学生23705人,小学在校学生48750人,分别增长24.6%和5.2%。全区幼儿园共84间,在园幼儿14590人,下降2.4%。成人教育学校1间,在校学生460人,下降30.0%。初中和高中升学率分别达到98%和48%。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滨河中学和靖轩、红岭、东晓、洪湖、新秀小学等6所中小学通过了市一级学校的评估。全区共有国家级学校1所、省一级学校7所、市一级学校15所、区一级学校19所,等级学校的比例在全市六区中名列前茅。

文化事业繁荣。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1座,图书馆1座,藏书量11.5万册。参加市以上文化艺术比赛获奖总数166个,其中国家级奖项35个。罗湖区创作的小品《名记》和《一张字条》均获2001年中国曹禹戏剧小品小戏奖一等奖;电视散文《红树林》获第四届百家电视台电视音乐节目展评金奖、最佳电视诗文奖、最佳制作奖。歌曲《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分别获2001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由罗湖区委、区政府创作的歌曲《跟着你的队伍越走越长》获2001年第七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和第十三届全国《广播新歌》评选金奖。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1个〈含个体、私营),其中医院2间,妇幼保健院1间,卫生防疫站1间,门诊部(所)14间,其他卫生事业机构93间。卫生工作人员1414人,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医生590人,增长8.1%。卫生机构病床431张。全年医院门诊总人数122.4万人次,增长17.5%:入院总人数9470人,增长9.5%,治愈率73.9%。卫生科研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区共立项科研课题ll项,其中获市立项9项、区立项2项:罗湖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微创中心己被确定为重点专科。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投资近亿元建成的罗湖区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全面投入使用。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共举办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28次,参加人数达3.2万人次。在校中、小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7.01%,比上年提高0.71个百分点。区体育健儿获市以上奖牌123枚。其中,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3枚:省级金牌16枚,银牌6枚。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上,由罗湖区体校选拔、培训、输送到解放军队的游泳运动员张良,代表解放军和广东参赛,一人获取三枚金牌,并分别打破了一项全国和亚洲纪录,创造了2001年两项世界最好成绩,被大会评为“九运之星”。

九、城区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继续增强。辖区建成城区面积6955.70公顷,与上年持平:城区绿化面积4274.87公顷,增长30.09%: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长度l00.04公里,增长0.72%: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317.30万平方米,增长0.7%: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日处理量为10万吨,均与上年持平:下水道排水管长度437.01公里,增长10.4%:辖区年用电量23.70亿千瓦时,增长3.6%: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0万吨,与上年持平:供水量12616万吨z增长14.5%。

环境质量改善仍需努力。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20分贝,比上年下降1.38分贝:区域噪声监控合格率89.7%,下降7.70个百分点:辖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7.6%,下降1.2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笋岗中学顺利通过了省级“绿色学校”的评估,百事达花园已成为全区创建“环境文明小区”的精品。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和计划生育考核目标全面完成。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8.67万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户籍人口29.61万人,增长3.7%:暂住人口39.06万人,增长9.9%。辖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0.52‰。,自然增长率为9.58‰。,比上年下降1.04和0.59个千分点: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职工收入继续增长。区属年末职工人数41194人,比上年下降2.5%:职工年工资总额86527.40万元,增长9.4%:职工年人均工资21304元,增长9.9%,其中:国有经济职工年人均工资36137元,增长15.0%:城镇集体职工年人均工资13676元,增长l6.9%。全年完成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新增79386人,增长1.1倍。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66.88元,比上年增长l1.1%:年人均消费支出16776.48元,增长7.5%,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3.1%下降为28.2%。

注:①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②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