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

2001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提出的经济工作方针及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开启了良好局面。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初步统计,2001年全区实现区属国内生产总值36.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产业增加值0.17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7.50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28.39亿元,增长9.6%: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0.5:21.2:78.3调整为0.5:20.8:78.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受发展空间及投资环境比较优势弱化等因素的制约,投资需求弱化趋势明显;二是居民受消费价格下降等诸多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不可测因素增大:三是外贸出口增长放缓:四是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农业增加值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8.6%。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440万元,增长2.1%。其中z水产业产值802.71万元,增长3.5倍:牧业产值0.60万元,与上年持平:种植业产值627.3万元、林业产值9.39万元,分别下降47.3%和60.4%。

全年蔬菜复种面积1280亩,下降11.4%;累计水果种植面积7920亩,下降15.9%:花卉种植面积1100亩,与上年持平。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蔬菜瓜果2147吨,下降16.2%:水果25吨,下降77.8%。

全年植树造林750窗,全民义务植树3万株,幼林抚育150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放缓。全年区属工业增加值4.30亿元,比上年增长8.9%,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下同)18.24亿元,增长8.0%。工业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0.51亿元,下降16.6%:集体经济0.62亿元,下降29.2%:股份制经济2.78亿元,下降14.1%;“三资飞“三来一补”企业14.33亿元,增长17.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9.91亿元,增长6.1%,重工业产值8.33亿元,增长10.4%: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4.7%提高到45.7%。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销率98.3%,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出口产品产值15.50亿元,增长6.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09亿元,增长40.3%,占工业总产值由上年38.4%上升为49.8%,比重较上年提高11.46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电子信息类产品生产增长迅速,而印染布、家私等传统产品产量大幅下降。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利润总额1.34亿元,增长34.9%:工业资产负债率53.1%,下降2.5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6.6%,上升1.6个百分点: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81万元/人,增长27.6%: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8.4%,下降2.6个百分点。

建筑业继续增长。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9.6%。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91万平方米,下降15.0%:竣工面积28.74万平方米,下降4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4.71亿元,增长9.3%:房地产开发3.13亿元,增长8.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5项,与上年持平:竣工项目15项,下降31.8%。新增固定资产9.46亿元,下降39.2%。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市场下滑。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3.70万平方米,下降47.4%:竣工面积13.56万平方米,下降39.0%;销售面积4.76万平方米,下降64.4%。

政府投资力度继续加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市、区财政投资3.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东门二期、广岭住宅、区计生中心大厦竣工交付使用,罗湖商务中心大厦、罗湖体育馆和笋岗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商业

商品销售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0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2%。分行业看,商业零售额22.20亿元,增长12.5%:餐饮业零售总额6.00亿元,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3.85亿元,增长11.2%:个体、私营经济24.35亿元,增长8.4%。

区属国有、集体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商品销售总额4.68亿元,增长46.3%。商业、餐饮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销售收入3.57亿元,增长15.0%:流通费用率17.4%,下降12.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12.3%,下降15.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亏损708万元。

六、财政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区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z税收12.13亿元,增长12.8%,占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91.9%上升为92.7%。税收中,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增值税分别增长29.9%、28.0、24.5%和20.0%。预算内财政支出14.18亿元,增长10.3%,预算支出中:文化广播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行政管理费增长较快,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离退休经费下降幅度较大。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强化支出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收支任务。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经济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全年完成区属出口总值225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22200.45万美元,增长5.7%:一般贸易出口328.55万美元,下降21.0%。利用外资方面,全年辖区新签合同项目232宗,增长8.9%:协议利用外资金额106528万美元,增长362.0%;实际利用外资69464万美元,增长l00.6%。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辖区宾馆、酒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1.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其中:海外游客110.79万人次,增长6.1%:国内游客230.75万人次,增长11.0%。营业收入19.89亿元,下降79.9%。宾馆酒楼平均住房率68.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罗湖辖区共成交74个项目,总成交金额为6.60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5.6%和51.2%。全年科技三项经费为1780万元。辖区内认定的高新技术项目达到532项,高新技术企业9家,民科企业137家。18个项目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在罗湖创业中心的深圳市艾科微电子有限公司AR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列芯片《双口特科静态存储器》获2001年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数码港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基地。2001年,罗湖区荣获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