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1家。其中,医院20家,门诊部34所,诊所、卫生室和医护室共208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社区健康中心88家。拥有病床4088张,增长3.3%;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093人。其中,执业医师4017人,注册护士4033人。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总量1283.2万人次,增长15.6%。其中,门诊量和急诊量分别为963.7万人次和99.1万人次,分别增长1.9%和17.3%;病床使用率96.6%,出院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4.5%和27.0%。每一诊疗人次平均费用133.3元,下降7.9%;每一出院病人平均住院费用为6523.6元,下降6.9%。

全区拥有体育场地1689个(片),增长29.3%。健身路径240条,室外乒乓球台480张,公园游乐器材138件,其中,新建健身路径20条、室外乒乓球台160张。组织举办各类体育健身活动914场次,参加活动人数达39689人次。在27所中小学校、训练单位建立16个项目的35个训练基地,着力培养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建立区、街道国民体质二级监测网络,动态观察居民体质变化状况,2007年辖区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总体合格率为90.7%,其中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18.0%和38.5%。承办“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暨全国竞走锦标赛”,我区运动员刘虹获20公里竞走金牌。在深圳市第七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80枚、银牌52枚和铜牌61枚,总分1588分,高居奖牌和总分榜首,并获基础三项总分第一和体育贡献奖第一,在六个集体大奖中,福田代表团获四个大奖第一。

十一、人口、资源和环境

年末管理服务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159.0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其中,常住人口119.94万人,增加1.72万人,增长1.5%;流动人口39.07万人,下降0.4%。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51.68万人,增长6.2%,占常住人口比重43.1%,上升1.9个百分点;非户籍人口68.26万人,下降1.9%。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15369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221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2.39‰,上升2.65个千分点;死亡率0.58‰,上升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1.81‰,上升2.63个千分点。流动人口出生率9.28‰,死亡率0.07‰,自然增长率9.21‰。

辖区土地面积78.0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53.57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5.5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10.8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2.95平方公里。全年售电总量53.24亿千瓦时,增长3.2%。其中,工业用电占售电总量的22.1%,商业服务业用电占22.9%,居民生活用电占26.7%。售水总量1.64亿吨,下降0.02%。其中,工业用水占售水总量的10.5%,商业服务业用水占31.0%,居民生活用水占49.2%。

全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达34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5.3%,上升0.8个百分点。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值0.022毫克/立方米,下降18.5%;二氧化氮日平均值0.053毫克/立方米,下降14.5%;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值0.063毫克/立方米,增长36.8%。河流水质达标率为71.3%,上升4.4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3%,上升1.1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100%,综合利用率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70.0分贝,均与上年持平。

新建社区公园5个,总面积21508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4744.15公顷,增长8.3%,公共绿地面积970公顷,增长1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上升0.2个百分点。深科技等4家企业被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环保局授予“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等4个街道办已接受市生态办开展的“环境优美街道”考评验收,创建4个绿色机关、3个绿色企业、6个绿色学校、1个绿色商场。新建公厕及垃圾转运站31个,全面实施数字化城管。2007年再次荣获“鹏城市容环卫杯”,实现九连冠。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根据140户(含户籍和非户籍)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1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2%;年人均消费性支出20356元,增长4.4%。消费支出中食品类所占比重为31.2%,交通通讯类占18.5%,居住类占15.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占14.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46平方米,增加0.31平方米。最高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5265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7元。恩格尔系数31.2%,上升0.9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99.79万人,增长1.5%。年末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51.20万人,增长8.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5337元,增长13.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8%。失业登记人员2241人,下降22.3%;登记失业率为2.08%,下降0.02个百分点;410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增长0.4%。解决84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100%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年末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12268家,增加682家;参加养老保险34.73万人,增长10.4%;参加工伤保险35.40万人,增长9.6%;参加失业保险26.30万人,增长4.5%;参加医疗保险36.65万人,增长12.0%。全面实施少儿医保。最低生活保障提高到361元/人,961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318宗,下降16.7%;死亡71人,减少20人;受伤201人,减少35人;直接经济损失317.74万元,下降50.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82宗,死亡65人,受伤193人,分别下降10.3%、20.7%和11.5%。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5人/亿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若有变动,以最新公布的为准。

2、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指深圳市图书馆、深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福田区区属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藏书量。

3、地区生产总值及各行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社会保险数据根据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福田管理处参保人员情况统计。

5、管理服务人口是指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和。

常住人口包括:⑴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人口;⑵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待定人口;⑷原住本乡镇街道、现在国外工作学习人口。不包括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半年以上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