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1 广州市从化市统计局

从化市统计局(2009年2月)

2008年是一个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应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4.87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0.62%。分别高于国家、广东省1.62个和0.52个百分点,低于广州市1.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9亿元,增长0.06%;第二产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7.84%;第三产业增加值59.38亿元,增长16.9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6199元,比增9.28%,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6.9451元)折算,为3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28246元,比增8.35%,按当年平均汇率(1美元=6.9451元)折算,达4067美元,实现了人均4000美元。

产业结构明显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0.99%,比2007年上升2.33个百分点,一产业、二产业占GDP比重较2007年分别下降0.28个百分点和2.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11.59:49.75:38.66调整为11.31:47.7:40.99;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9.23%、32.53%、58.2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01个百分点、3.87个百分点和6.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大幅上涨。全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0.04%,比上年提高4.51个百分点。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8.73%,比上年提高3.9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26%,生产消费价格上升19.1%,比上年提高8.54个百分点。

就业工作继续加强。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年末城镇从业人员8.15万人,新登记就业人数1946人,城镇新登记“4050”人员186人,已就业113人,新登记“零就业家庭”3户;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917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以下。

民营经济保持稳定。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个体1.85万户,从业人员4.97万人,注册资金34.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3%、8.3%和2.48%。

二、农业、农村

今年虽然遭受年初冰冻灾害、5、6月持续强降雨及台风影响,但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一手抓救灾复产、重建家园,一手抓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落实,全市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7.45亿元,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种植业产值15.71亿元,下降8.75%;林业产值5463万元,比增1.33倍;畜牧业产值6.93亿元,比增18.1%;渔业产值8695万元,比增7.8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亿元,比增35.2%。

2008年从化市农业总产值构成

单位:亿元

2008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42万亩,比上年增加7436亩,增长2.21%,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1万亩,增加6272亩,增长2.06%;甘蔗播种面积411亩,增长19.48%;蔬菜种植面积23.94万亩,增长1.04%;水果种植面积38.67万亩,减少3.66%,其中荔枝种植面积20.81万亩,增长9.14%。

全市粮食总产量10.86万吨,比增1.74%,其中,水稻总产量9.96万吨,比增2.03%;甘蔗总产量0.16万吨,比增41.1%;蔬菜总产量32.06万吨,比减4.95%;水果总产量6.29万吨,比减27.34%,其中荔枝总产量2.08万吨,比减25.67%。

从化市主要农作物面积、产量

指标名称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面积(亩) 总产量(吨) 面积 总产量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 648943 1.8

(一)粮食作物 344206 108600 2.21 1.74

其中:稻谷 310030 99604 2.06 2.03

1、早稻 154846 47579 0.48 -4.01

2、晚稻 155184 52025 3.7 8.25

(二)经济作物 61974 -0.56

其中:甘蔗 411 1610 19.48 41.1

花生 38581 6242 16.22 6.26

(三)其他作物 242763  1.85

其中:蔬菜 239388 320552 1.04 -4.95

二、水果 386721 62940 -3.66 -27.34

其中:荔枝 208144 20793 9.14 -25.67

畜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效益和政策扶持双重驱动下,养殖户积极性提高。2008年全市生猪存栏量24.66万头,比上年增长15.29%;生猪出栏量31.86万头,增长5.06%;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刺激下,能繁母猪增长较大,全年能繁母猪3.63万头,增长51.02%;三鸟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为292.02万只和634.04万只,分别增长81.07%和38.43%。

全年肉类总产量3.24万吨,比增18.45%,其中猪肉产量2.33万吨,比增12.78%;牛肉产量118吨,比增7.27%;家禽肉产量0.87万吨,比增35.34%。奶类产量0.57万吨,比增51.04%。禽蛋产量1392吨,比增10.65%。水产品总产量8404吨,比减3.27%。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一村一品”发展到21个品种、39条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到13个,新增首批“广州特产”2个。积极规划建设田心社“农家乐”示范点等一批都市型农业项目。继续推进自然村“五通”工程,全面完成第一阶段累计889公里自然村道改造任务;新增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1.18万人,全市农村饮用自来水收益人口达到94.7%;农村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了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和广播电视;农村公交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汽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日用消费品农家店村、镇覆盖率均达100%。新建成生态文明村188条,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面对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国际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剧等叠加因素的影响,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86.83亿元(地区数),现价比上年增长10.93%,按价格紧缩法计算(下同)增长9.8%。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9.74亿元,比增9.95%,占总量的94.04%,拉动地区工业总产值稳快增长;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7.09亿元,比增3.32%。全市完成新产品产值11.06亿元,现行价增长13.55%。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71.86亿元,现行价增长9.3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78%;完成出****货值94.18亿元,增长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