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广州市天河区统计局

科学技术: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2005年,天河区以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参加国家科技部2003-2004年度科技进步考核,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光荣称号。全年共申请专利2993项,与去年同比增长55.0%,其中发明专利884项,实用新型专利729项,外观设计专利1380项;专利授权量为1289项,与去年同比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280项,实用新型专利412项,外观设计专利597项;共办理专利补贴46项,计10,2750元。全年共立项科技计划项目55项,其中IT、IC类44项,占总数的78.0%。共向广州市科技局推荐58个2005年度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9个项目获得立项,共获得895万元的资助,推荐5家优质企业申请认定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推荐2项科技成果。

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不断优化软硬件基础。全区教育经费投入达6.48亿元(含预算外资金),超过区可支配财力的30.0%。新办6个校区,3所校(园)晋升为市一级校(园),3所校(园)接受了省一级复评,5所学校晋升区一级学校。优质教育成果突出,高考700分以上考生人数、第一批重点线上线人数和中考高分段人数均大幅增加。民办教育取得喜人发展,涌现一批高质量的民办学校。

文化:文化事业欣欣向荣。认真落实"文化优区"的战略部署及配套政策措施,努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挖掘和保护历史人文资源。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成功举办“绚丽天河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广州乞巧文化节”,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和街道文化站建设,2005年末全区拥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38个,从业人员3689人,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36.10万册,其中本年新购进图书2.10万册。初步完成“文化优区”第一阶段任务,初步形成行业齐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卫生: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有20个街道接受了市的考核验收,其中,林和街被评为卫生模范街区,五山街、天园街、猎德街被公示为卫生模范街区,冼村街等3个街道被公示为卫生街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区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通过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国家级复核评估。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率为10.7‰,自然增长率为7.7‰,计生率为97.0%,全面完成市下达的指标任务。依法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医疗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缔非法行医378间次。

体育:认真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全区共有业余体校室外全民健身公园、广场20397平方米,2005年共举办综合运动会5次,举办1000人以上的全健身活动5次。在体育先进社区创建活动中,龙洞、黄村和猎德等街道的社区获得省市表彰。广州龙舟邀请赛和市第六届职工运动会上我区健儿取得较好成绩。

环境:做好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开展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对118家企业的废水、油烟污染进行治理,处理环境污染投诉1278宗,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78宗。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天河区东北部道路交通近期实施规划》,推动科韵北路、临江大道等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拆卸建筑物面积56万平方米。推进“青山绿地”工程,完成火炉山森林公园等4000亩林分升级改造任务,累计新增绿地面积59万平方米。

四、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户籍人口总量略有减少。受区划调整影响,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1.8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1万人,减少1.6%。全年迁入人口8.52万人,迁出人口5.38万人,出生人口0.51万人,死亡人口0.21万人。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1418元,增长10.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4元,增长5.0%。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114元,增长8.7%。城镇居民耐用品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7辆,家用电脑76台,彩电155台,冰箱102台,空调器207台,组合音响61台,移动电话198部。

社会保障:大力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著。按照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开展了社区就业服务网络的建设,全区21条街道全部开通了劳动力就业信息网,183个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实现了市、区、街就业网络一体化,区、街、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实现了三级并联办公,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99人,安置失业人员就业14953人,安置就业率71.8%,特困失业人员就业安置率达55%,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发放率达100%。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社会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保持两位数增长,低保救济标准提高到330元/月,面向弱势群体实施基本医疗救助和重大疾病医疗资助。

注:1、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快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的统计范围为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口径,即在原口径基础上剔除登峰街、科学城部份区域、杨箕居委会和中山一居委会等区域后的数据。

4、按国家统计局要求,本公报中的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历史数据根据经济普查结果作了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