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广州市白云区统计局

工业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增强。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6.69亿元,同比增长12.9%。完成工业总产值681.77亿元,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1.25亿元,增长14.2%。五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产值279.41亿元,增长19.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4.7%,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70.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带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6.32亿元,同比增长22.1%,比全区平均增速高7.8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继续趋“重”化。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13.89亿元和297.36亿元,分别增长6.8%和20.9%,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14.1个百分点。重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58.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工业集聚发展加快。园区工业快速增长。2007年末,民科园、江高工业区、荔湾工业区共有投产企业90户,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1.81亿元,增长33.5%。大中型工业企业发展较快,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2.87亿元,增长1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3%。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76户,比2006年新增14户,完成工业产值351.78亿元,同比增长25.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8%,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

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新高,达143.8%,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收窄,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总额同比分别下降25%和4.7%。实现利润总额23.9亿元,增长73.4%;利税总额39.77亿元,增长46.6%。

建筑业

建筑业生产发展后劲增强。2007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47亿元,同比增长16.8%。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02亿元,增长3.2%。房屋施工面积126.8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69.07万平方米,比上年大幅增长74.2%。全年竣工房屋面积27.54万平方米,竣工产值94.05亿元。建筑施工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工程结算收入17.63亿元,增长11.2%,工程结算利润2.5亿元,增长53.9%。

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我区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7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247.18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5.6%,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机场旅客吞吐量3095.51万人次,增长18.1%,机场货邮吞吐量89.49万吨,增长8.5%。全区已办理营运证的货车20327辆,全年公路货运量达1346.78万吨。

批零住餐业

2007年,全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1.1%, 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22亿元,增长13.5%。其中,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87.68亿元,增长13.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9.53亿元,增长16%。实现商品销售总额760.75亿元,增长11.2%,其中批发额473.06亿元,增长10%。

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我区已形成了以汽车、音像制品、鞋业、五金、蔬菜、生猪、装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市场,2007年末,全区共有亿元以上市场23个,成交额404.1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成交额270.05亿元,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成交额15.89亿元,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成交额9.48亿元。

房地产业

随着我区生活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绿色白云”建设稳步推进,有力地促进全区房地产业的较快增长。2007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61.71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9%,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按项目所在地统计,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7.68亿元,增长54.9%。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59.33万平方米,增长10.2%,实际销售金额139.47亿元,增长43.4%。

旅游业

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发展。白云山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帽峰山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积极推进休闲旅游“农家乐”的发展。“白云生态休闲一日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小石船旅游度假区获评首届“广州市特色乡村旅游点”。2007年全年帽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38万人次,收入253.64万元。白云山景区出售门票人数达810万人次,收入8172万元。

三、对外开放

进出口贸易

2007年,全区进出口总值51.2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7.8亿美元,增长2.2%;进口总值33.46亿美元,下降10.7%。在出口总值中,外资企业出口12.23亿美元,下降7.8%;内资企业出口5.56亿美元,增长34.1%。出口市场呈多元化发展,出口市场已遍布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出口市场有:对香港出口4.68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6.3%;对美国出口3.64亿美元,比重为20.4%;对欧盟出口额2.91亿美元,比重为16.3%。主要的出口商品有:鞋类出口2.52亿美元,玩具出口1亿美元,服装衣着出口0.97亿美元。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7674万美元,大幅增长68.3%,占出口总值的4.3%。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8481万美元,同比增长11.6%;合同利用外资26262万美元,增长25.1%;利用外资项目75个,增长13.6%。利用外资分国别情况:香港4372万美元,占总额的51.6%;新加坡930万美元,占11%;台湾361万美元,占4.3%。

四、城乡建设与管理

城乡建设

城区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石井大道一期、115省道的建设,推进了石井大道二期、106国道龙归段、均禾大道扩建、石潭路、人和大桥改造等工程。配合做好武广客运专线、地铁2号、3号和6号线白云段、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周边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石井朝阳、均禾石马等变电站建设。

以中心镇建设为龙头,不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中心镇1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了神山改水工程,解决了江高北部地区10多万人生产生活供水问题。加快了太和、人和垃圾压缩站和68座农村公厕等设施建设,创建8条省市卫生村。扶持10条市级新农村试点村、23条区级新农村试点村共33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继续推进农村“五通”工程。全年新增28条自然村通水泥路。新增水泥公路里程17.6公里。开展二次改水工程,共解决38个自然村1.6万人水源水质及饮水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