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末,全区小学在校生8.25万人,比上年微降0.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小学学年巩固率为99.2%;全区初中在校学生3.45万人,微降1.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4.2%,初中学年巩固率为99.3%;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6万人,增长0.9%,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5.4%,高中学年巩固率为99.4%;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0.51万人,下降1.4%。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新增一批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08年广州市重点软件企业,新认定市民营科技企业17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27亿元,比上年下降2.0%。 九、卫生和文化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医院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44个,门诊部37个,卫生所、医务室169个;拥有医疗床位6306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916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291人,注册护士3402人。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扩建和更新改造力度,其中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综合楼本年完成投资11261万元,大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备用区完成投资1401万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疗设备购置7076万元。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末,全区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8个,全年共组织文艺活动113次;举办文艺培训班286次,参加培训人数1.1万人次;图书馆总藏量25万册,总流通人次39.05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270次,参加人次3200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6625元,增长16.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0元,增长12.7%,恩格尔系数为35.9%。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59万人;失业保险10.21万人;工伤保险14.50万人;生育保险4.91万人;职工医疗保险22.8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23万人。六种保险参保人数达84.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6%。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2008年末,全区共有收养类社会福利单位16个,比上年增加2个;床位680张,增长30.5%。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4451户、9809人,全年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894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居民最低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十一、人口和生态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上升。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2.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8.92‰,死亡率6.38‰,自然增长率2.54‰,分别比上年提升0.46、0.08和0.38个千分点。 绿化工作持续推进。2008年,我区全力推进“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工程,重点推进环岛滨水地区、新中轴线周边地区、河涌两岸及市政道路两边的绿化建设,积极推进龙潭果树公园(二期)和上涌果树公园(一期)等27项公园及绿化建设。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9.5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5平方米。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08年,我区大力推进河涌整治,积极实施龙潭涌、台涌整治工程,实施引水补水工程,加大万亩果林湿地公园保护建设力度。小洲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村”,被授予省“旅游特色村”荣誉称号,成为广州市生态建设样板示范村。积极推进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工作,城区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