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磐安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6 金华市磐安县统计局

交通邮电继续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10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9.183公里,三级公路97.03公里,四级公路750.275公里,等外公路220.74公里。全年客运量达838.35万人次,货运量达838.92万吨。诸永高速公路磐安段工程主线、连接线路基(隧道)已贯通。大科线建成通车,磐缙线和怀万线完成路基建设,完成农村联网公路建设21.8公里,磐永线“工可”通过省交通厅审查。建立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机制。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298万元,其中: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0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9098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数7.9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4.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数2.99万户,公用电话用户数0.54万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数达3.9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1.0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数2.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8.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7894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38.31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1.26部/百人。实现电话号码升8位和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

旅游业快速发展。注重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逐步树立科学开发的理念。完成《全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磐安县农家乐和休闲山庄总体规划》及《花溪—夹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我县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大县”。发现夹溪、百杖潭“冰臼群”。花溪、夹溪、百杖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水下孔瀑布”景区完成一期工程,高姥山旅游区—大湖山休闲度假区开发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6.48万人次,增长30.24%,增幅比上年增加30.24个百分点;旅游收入达1.07万元,同比增长39.82%。接待入境游客859人次,旅游创汇25.86万美元,增长19.25%。全县星级饭店3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56间,星级饭店床位数312张,平均客房率达82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649万元,同比增长20.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518万元,同比增长21.06%。一般预算支出59770万元,同比增长25.28%,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民生支出增长高于全县平均支出的增幅,同比分别增长26.37%、33.48%、70.3%、25.45%、33.59%和63.79%。

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2516万元,比年初增加40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4095万元,比年初增加121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3%;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为444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8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93176万元,比年初增加33706万元,同比增长21.14%,其中,短期贷款145311万元,同比增长16.61%,中长期贷款47404万元,同比增长37.14%。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3所,在校学生25061人。其中小学18所,在校学生1286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10所,在校学生6718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 %;高中3所,在校生3167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2313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5.96 %。全县拥有幼儿园57所,在园幼儿5556人。高考成绩喜人,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报名人数1347人,录取人数990人,升学率73.50 %。其中:一本134人、二本152人、三本236人(不包括艺术类)。基本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18个乡镇建成市级以上教育强乡镇,25所学校建成省级标准化学校,创办县实验(南园)初中、县实验幼儿园,撤并初中3所、小学2所,全面实施中小学“三改”工程及“四项工程”。省级教育强县通过验收。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年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1项。《磐安县中药材产业化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作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划专项资助,这为我县科技史上的首例。新授权专利51项,其中发明4项、实用新型31项、外观16项。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效显著。企业名牌培育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获浙江省企业名牌产品2个,金华市企业名牌产品4个。建立企业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入库企业450家。标准计量与质量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强检率达到100%,农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强检率和合格率分别达100%、96%以上。不合格产品处理率达100%。全年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免费检测213批次,为执法部门提供检测服务110批次,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检测服务150批次。全年强制检定医疗卫生单位使用计量器具196家次,检定合格率为99.5%;加油站计量检查122家次,周检合格率100%。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展了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双溪、新渥、尖山、深泽、双峰5乡个镇文化中心全部或者部分建成,3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了文体活动器材。培训县、乡、村三级文艺骨干152名,有效促进文化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编制了玉山古茶场、孔氏家庙保护规划,对玉山古茶场、昌文塔、蔡氏宗祠(钟英堂)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重新划定,并得到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普查收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12444条,涵盖十八类大项。“迎大旗”、“叠牌坊”、“赶茶场”、“磐安吹打”、“亭阁花灯”等5个项目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磐安炼火”和“赶茶场”两个项目被列为“金华市十大民俗项目”。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和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

广播电视始终围绕“三大战略”,为建设和谐磐安、幸福磐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走进新农村》、工业经济大型系列报道得到了省市新闻界专家的好评,其中《走进新农村》先后被评为市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对农节目三等奖;工业经济节目成为我县广播电视有史以来宣传报道工业经济内涵最广、历时最长、效果最好的一个主题报道。加大有线电视旧网改造力度,积极发展数字电视,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工程深入开展,全县累计有线电视联网用户42083户,其中当年新增有线电视村70个,有线电视用户3427户;完成广播“村村通”110个村,新安装大功率调频音箱600多只,广播综合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02 %和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