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浦江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浦江县统计局 2008年4月18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完成了年度预期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按不变价计算),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23 亿元、58.84亿元和29.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4.9%、15.1%和17.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6:63:31.4,其中第一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提高0.7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331元。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2007年,农业生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粮食总产量7.3万吨,比上年下降8.3%;油料总产量2980吨,蔬菜总产量85090吨,瓜用果总产量18629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肉类总产量18924吨,比上年增长8.3% ,禽蛋产量4577吨,比上年下降5.3%。畜牧业增加值达到222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水产品产量3023吨,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2171万元。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稳步推进,新发展优良品种高山蔬菜2600亩、水果3600亩、茶叶1000亩,改造老茶园2000亩。新认定国家级无公害产品和国家级绿色食品3只。(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见附表一)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甘泉工程和村庄整治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城乡一体化供水主管道项目25个,铺设管道31公里;农村分散供水项目完成128个村,解决了9.2万人饮水难问题。村庄整治工程启动建设75个村,完成53个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显现。全年工业增加值54.7亿元,增长16.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2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0.5%。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6.4亿元,增长13.1%;实现利润总额10亿元,增长9%。全员劳动生产率65997元/人。 浦江开发区集聚效应增强,工业产值首超100亿元,完成产值102亿元,增幅高出全县11.9个百分点。特色产业群不断发展壮大,绗缝、水晶、针织、服装、制锁五大主导产业增速均在20%以上,占全县工业产值70%左右。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完成注册商标核准118只,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东方红”和“安圣”),创建省著名商标(商号)3件、省名牌产品4只、市著名商标24件,境外注册商标50件,挂锁行业、水晶玻璃工艺品行业被认定为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14家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9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4.12亿元。建筑施工面积188.14万平方米,新开工128.09万平方米。 四、国内外贸易 国内外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市场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7亿元,同比增长15.2%。分城乡看,县城市场零售额22.27亿元,增长15.4%;农村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 23.7%。世纪华联等大型超市积极开展乡镇连锁经营,“放心店”工程全面完成,农村消费市场日趋活跃。 对外贸易形势喜人。全社会实现外贸出****货值90.6亿元,增长12.5%,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64家,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4.97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4.52亿美元,增长21。5%。新增外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3046万美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7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5.3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5817万元,比上年下降13.1%,第二产业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第三产业16.3亿元,下降了5.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完成投资额18.1亿元,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9亿元,增长10.4%。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丰安大道建设工程被列入省重点项目,进入施工图报审阶段;通济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竣工并通过蓄水验收;浦江一小迁建工程顺利完成;职技校迁建工程全面动工,进入基础施工阶段;“江南第一家”基本完成主入口建设及义门路两侧民居立面改造,并成功举办了开游节;建材市场开工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4万吨/日,第二期工程2万吨/日完成土建,设备处于安装阶段;投入资金1400万元,完成污水管网铺设1.1万米;前于110KV输变电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档案馆迁建工程和殡仪馆迁建工程前期工作顺利进行;里傅水库、深清源水库开工建设。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地方财政支出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 金融业稳步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6.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累计现金收入488.7亿元,现金支出502.6亿元,分别增长27.1%、26.9%,收支相比净投放现金14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2007年各类保费收入24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年赔付款支出(财产险)4588万元, 比上年下降31.7%。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708人,比上年增长18.2%。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739人,比上年增长13.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全县公路总里程71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运输货运量 598 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6248 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8%和4.7%;公路客运量1193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42079 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32.3 %和67.8%。 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3.16亿元,年末全县本地电话用户数18.14万户,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固定电话(含小灵通)16.55万户;移动电话27.53万户,增长23.3%;每百人拥有电话(含手机)119 部;宽带上网用户27116户,比去年增长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