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永康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25 金华市永康市统计局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邮电业进一步得到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运输和通信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综合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年货运量907万吨,比上年增长23.4%;货物周转量72462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6%;公路客运量9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9%;公路旅客周转量4549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5%;火车站客运量27.6万人次(单趟)。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192万元(未包括联通公司),比上年增长21.8%。新增电话用户28029户,使年末城乡电话用户增至95521户,比上年末增长41.5%,其中市区内用户42825户、农村用户52696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32.5%和49.8%,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4.0部/百人提高到19.4部/百人。无线通讯迅速发展,年末有移动电话用户68567户,比上年末增长65.8%;年末无线寻呼34858户(其中浙江电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永康分公司属27784户),下降23.6%;数据通信用户和计算机互联网络开户不断增多,年末分别达224户和4249户,比上年分别增长47.4%和324.9%。

六、国内贸易

200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地区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增长11.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上升11.5%。分行业看: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2403万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14649万元,增长11.6%;商品市场成交额连年增加,总额比上一年增长79.6%;中国科技五金城的市场效应逐年提高,2000年五金博览会商品成交额比上一年增长33.5%。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全面增长。全市外贸出****货总值29.6亿元,同比增长57.8%;自营出口总额13555万美元,增长62.0%;合同利用外资80万美元;同比减少85.2%;实际利用外资331万美元,同比增长8.3%;全年新批三资企业2家,同比减少3家。

旅游事业继续发展、景区环境不断改善。2000年加快旅游开发,注重景区环境建设,完成橙麓综合停车场建设、五峰景区水池改造和“中国书院文化展览馆”。全年方岩接待游客47.6万人,门票收入583万元,增长9.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稳健。200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国家银行各项存款38.7亿元,增长3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4亿元,增长27.1%,其中国家银行各项贷款29.7亿元,增长31.4%;贷款中乡镇企业贷款17.9亿元,增长17.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4亿元,增长22.8%。

保险业持续发展。2000年全市财产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1201万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4422万元,人寿保险业务收入6779万元),全年赔款或给付支出3500万元,增长36.4%(其中期满给付796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有了较大创新。出台《永康市专利申请与实施奖励办法》、《永康市关于实施人才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在全市迅速出现了技术创新的热潮。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五金博览会。2000年全市专利申请280件,比去年增长225.6%,授权专利200件,比去年增长96.1%。有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与科技成果推广计划;21个项目列入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是上一年的3倍;有46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省级6项、金华市级2项、永康市级38项;有28个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其中金华市级6项、永康市级22项;全市有1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CAD技术与激光技术;2家企业被认定为金华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农民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到2000年止全市有1543位农民获得农民技术职称,参加农函大学员超过1000人。

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系统已全面实施了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改变了教师队伍的风貌,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2000年创建省级教育强镇2个,金华市级教育强镇2个,永康市级教育强镇4个;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初中3座,小学16座,提高了规模办学效益。

200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98.6%;初中升学率82.6%;向全国各类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528人;全市成人自学考试人数上半年1407人次,下半年1336人次;成人高校招生数44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设施建设有所进展,城乡文化活动日趋活跃。2000年第十五届“华溪春潮”春节晚会录像在省、地多家电视台播出;整理后的民间艺术精品《九狮图》赴法国成演出;各种文艺会演活动此伏彼起,高潮不断;编印出版《应均》、《永康书法》、《先进文化代表之实践》等专集;投资上百万元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徐震二祠”维修工程通过了省文物等单位验收。2000年末拥有文化经营单位553家:其中舞厅29家、卡拉OK厅50家、录像放映单位22家、电子游艺室45家、艺术表演团体5家、印刷单位217家。2000年全市电影放映3276场次,放映收入74万元,发行收入38万元。全年出版《永康日报》715万张。有450个村庄开通了有线电视,比上一年增长12.5%;全市有线电视用户8.0万户,增长14.3%。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0年全面开展卫生基本建设重点工程,推进我市卫生现代化建设,城乡卫生医疗保健水平不继提高。2000年末全市拥有全市卫生医疗机构385个,卫生技术人员1395人,有医疗床位978张。

体育活动出现了新局面。2000我市少体校实现了面向全市招生,同时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多种体育项目的业余训练定点学校。改革了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队参赛办法。还积级参加金华市和省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获得全国级第一名1人,省级第一名6人、第二名5人次、第三名4人次,金华市级第一名35人次、第二名39人次、第三名43人次。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0年末总人口5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7.1‰,自然增长率6.3‰。

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0年末城镇职工人数1.95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25341万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2213元,增长23.0%,但仍有一部分下岗职工和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加快,据60户农民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比上年增长5.5%。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8766元,比上年增长21.6%。

社会福利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0年止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5万人,与去年末持平;全市敬老院16个;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劳动保险统筹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45627人,增长12.8%;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97万人。